此诗《贾生叹》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借贾谊之典,抒发了对贾谊命运的感慨与同情。
首句“贾生熊耳秀,洛阳诵诗书”,开篇即以贾谊的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为背景,描绘出一位饱读诗书的才子形象。接着,“一客吴门下,博士徵金除”两句,叙述了贾谊被征召入朝,担任博士之职的经历,暗示其仕途的起点。
“慷慨论过秦,诸生咸不如”描绘了贾谊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议论时政,才华横溢,连同僚都难以匹敌的情景。然而,“因遭虎臣毁,遂使龙颜疏”一句转折,揭示了贾谊因受到权臣的诋毁而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政治生涯由此受挫。
“怀愁渡湘水,投言吊三闾”两句,通过贾谊流放至长沙,悼念屈原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贾谊遭遇的同情和哀思。接下来,“长沙见楚鵩,养空聊自舒”描述了贾谊在长沙的生活情景,虽身处逆境,但内心仍能保持平静。
“暂尔前席恩,终远天子居”两句,对比了贾谊短暂的恩宠与最终远离皇权的命运,表达了对贾谊命运多舛的惋惜之情。“徒然痛哭疏,听纳何趑趄”则表达了对贾谊未能得到皇帝真正接纳的遗憾。
最后,“吴王死坠马,太傅伤有馀”两句,通过类比吴王夫差的悲剧,进一步强调了贾谊命运的不幸。“竟岁亦沦没,海内皆欷歔”总结了贾谊一生的坎坷与世人对其命运的同情。“当时恭俭主,好贤名亦虚”则对当朝君主的虚名与实际作为进行了讽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贾谊生平的回顾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人性的洞察,体现了黄省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