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程亚卿所藏刘进画鱼

刘生亦是丹青豪,近来作画无此曹。

平明退直呼浊醪,半酣脱却宫锦袍。

戏将秃笔作鳞介,已觉四壁生风涛。

风涛汹涌向何处,岸阔江空起烟雾。

东风一夜吹水浑,翠鬣红鬐不知数。

桃花柳絮时吐吞,轻蘩乱荇交缤纷。

圆光倒射日成西,灭影下没天无痕。

群嬉若共众芳狎,远逝忽与洪波奔。

千形万态极幻化,仓卒逢之安可论。

就中钜者称赤鲩,卓荦颇似鲸与鲲。

仰窥河汉若咫尺,俯视江海如罂盆。

嵓峦变,风雨作。走天吴,驱海若。

流云掣电同挥霍,喷沫浮沤满寥廓。

锋镝参差见龈腭,剑戟峥嵘露头角。

直遣飞腾动鬼神,宁誇震撼倾山岳。

若非溟渤即洞庭,不然岂得通幽灵。

幽灵汗漫入恍惚,始信丹青有奇骨。

刘生刘生良已工,谁其爱者司徒公。

华堂锦轴粲盈丈,髣髴坐我龙门中。

龙门高,高几许。

叶公画龙龙出走,此物胡为在庭宇。

知公自是人中龙,会向人间作霖雨。

玉如意,金叵罗,激高堂,扬练波。

文王在沼民共乐,君子有酒吾当歌。

我生解诗不解画,潦倒不觉双颜酡。

吁嗟乎,吾当奈尔丹青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对刘进画鱼作品的赞叹。诗人首先赞扬刘生不仅是一位绘画高手,而且他的画作与众不同,具有生动的动态和磅礴的气势。他描述了刘生在退朝后饮酒作画的情景,以秃笔挥洒出鳞介之姿,画面仿佛能感受到风涛汹涌,鱼儿栩栩如生,如同在大江中自由游弋。

接着,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鱼群在不同季节和天气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天地自然的互动,展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变和奇幻色彩。诗人特别提到其中最大的一条鱼,被比喻为赤鲩,形象巨大且非凡,如同鲸鱼或鲲鹏般壮观。

诗人进一步赞美刘生的画作具有超越现实的魅力,仿佛能沟通天地灵性,令人惊叹。他将刘生比作人中龙,期待他的画作能像龙一样带来福祉。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虽懂诗但不懂画,欣赏之余也不禁面带醉意,表达了对刘进画艺的深深敬佩。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诗意,既是对画作的细致描绘,也是对画家才情的极高评价,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赞赏。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画松为顾良弼主事题

画松不必真似松,风骨略与画马同。

毕宏曹霸两奇绝,妙意正在阿堵中。

君家素璧光如雪,上有虬枝老垂铁。

晚岁长同怪石寒,炎天耻受高云热。

江翻树转争喧豗,十步九战何时开。

阴房半扃山鬼啸,海水不断天风来。

城南野人颇醇古,坐受凉秋满虚宇。

安得移来十丈青,高价如山弃如土。

知君此兴迥莫攀,谓予苦绊风尘间。

携琴载鹤招使去,我家自有徂徕山。

形式: 古风

题邵容城所藏画松图

种松溪边长十丈,高云对屋团青障。

中有幽人爱读书,苧袍纱帽秋萧爽。

青苔白石坐移时,衡门晏起独开迟。

山中繁实雨初落,水面垂萝风倒吹。

十年南北江湖梦,野树孤云递迎送。

此地材同新甫良,多君官比蓝田重。

酌君美酒听我歌,东园桃花能几何。

丈夫功业在晚节,君今尚壮非蹉跎。

形式: 古风

蒋御医黄头月桂图

一月一花开,开时月常好。

黄头少年何翩翩,每见花开被花恼。

红颜绣羽纷葳蕤,暖风吹春春力微。

芳心艳影莫相妒,共保春光在迟暮。

君不见江花欲落江水深,凭仗黄头过江去。

形式: 古风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沈郎之貌古不妍,满怀清思如涌泉。

手中墨竹风袅袅,坐我一片潇湘天。

贪愁吟鬓洒霜雪,已觉纱帽随风偏。

人道湘灵解鼓瑟,此中似有冷冷弦。

自言得此意萧索,中夜不敢高堂眠。

问谁作者夏太常,平生翰墨江海传。

雪堂无人老可死,此物价重黄金钱。

近来画竹有数家,世人皆爱我不怜。

我非能画却能看,别有苦思通幽玄。

病眼挥毫不成字,小者如栗大者拳。

西邻奚老发半白,东邻陆郎美少年。

清歌苦调两不厌,为子和我沧浪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