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其一)

秦人燔诗书,圣道散若烟。

宫殿干斗极,东游问神仙。

汉祖祠孔子,遂为百代先。

大哉礼乐意,所见何卓然。

因势道其趋,勇赴如决川。

但恨群臣间,馀习犹櫜鞬。

良平虽善虑,不在三代前。

安得豁达□,一见贾少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诜的《感兴二首(其一)》。诗中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秦人燔诗书,圣道散若烟”描绘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象征着古代圣贤之道在权力的摧残下逐渐消散。接着,“宫殿干斗极,东游问神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狂妄行为,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帝王追求功利而忽视道德的批判。

“汉祖祠孔子,遂为百代先”转而赞扬了汉高祖刘邦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将孔子尊为先师,使得儒家文化得以传承并成为后世的典范。这一转折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大哉礼乐意,所见何卓然”是对汉高祖行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行为体现了深邃的礼仪和智慧,具有非凡的见识。接下来,“因势道其趋,勇赴如决川”进一步描述了汉高祖顺应时势,果断决策的形象,如同决堤之水,不可阻挡。

然而,“但恨群臣间,馀习犹櫜鞬”揭示了诗人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认为尽管汉高祖英明,但仍有大臣保留着旧习,未能彻底革新。最后,“良平虽善虑,不在三代前”提到张良和陈平两位谋士的智慧,但他们的智慧并未能超越夏商周三代的圣贤。

“安得豁达□,一见贾少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见到像贾岛这样的豁达之士的渴望,希望在当今社会也能出现一位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现象的忧虑。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期待,希望能够出现一位能够引领时代、弘扬正道的杰出人物。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首(其二)

金张贵朝廷,卫霍列茅社。

奴隶凌虹霓,亲戚折五霸。

斗鸡驰鄠杜,射虎宿浐灞。

意气骄盛时,咳唾有光价。

相如涤器夫,万里驰驷马。

买臣最微贱,怀绶出邸舍。

贤愚何必齐,时至俱气化。

岂无单綀士,叩角五陵夜。

太史重成名,寂寞千秋下。

形式: 古风

春寒閒居五首(其一)

贫居托幽巷,久雨客来绝。

春寒霰时集,淅沥在高叶。

鸟鸣日已宴,寂寂茶鼎歇。

惭无晁氏智,懒事主父谒。

闭门自读书,庶以励高节。

形式: 古风

春寒閒居五首(其二)

潇潇山城雨,摵摵书馆风。

喔喔邻屋鸡,迢迢远坊钟。

遐思在古人,展转魂梦通。

抱拙俗所弃,岁晚将谁同。

赋成不轻卖,金尽当忍穷。

形式: 古风

春寒閒居五首(其三)

久寒卉木寂,初旭阴翳谢。

春浅有令姿,澹澹在平野。

山明孤烟发,天迥一鸟下。

积忧鲜旷怀,怡咏聊此暇。

赋诗勿锼刻,养生师叔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