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寿历开金筴,皇欢奉玉颜。
难谌天道远,忽怆帝乡还。
敷德戎夷外,安民礼乐间。
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巘所作,名为《高宗皇帝挽词(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已故皇帝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寿历开金筴,皇欢奉玉颜"一句中,“寿历”暗指皇帝长寿之年,“金筴”象征着皇权的传承,而“皇欢”则表达了皇帝生前之喜悦与慈祥。诗人通过这两词,既展示了对已逝君主的怀念,也颂扬了其在位时期的美好。
紧接着,“难谌天道远,忽怆帝乡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去世后的哀伤与不舍。这里“天道”指的是自然规律,即人终有一死,但诗人对此表示出难以接受之情感,而“帝乡”则是对故宫的怀念,彰显了诗人对皇帝的思念之深。
"敷德戎夷外,安民礼乐间"一句中,“敷德”指的是皇帝恩泽广被,“戎夷”则是边疆之地。诗人通过这两词描绘了皇帝在位时期对内安民、对外平定边疆的伟大功绩,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皇帝治世理念的赞赏。
"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则是直接歌颂皇帝的业绩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其中“大禹”指的是古代圣明君主禹王,而“神穴枕稽山”则形象化了皇帝陵墓的庄严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皇帝的崇敬。
总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精巧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故去君主的无限哀思与尊崇。它不仅是一个个人对已逝者哀悼的情感表达,也是对一个时代精神领袖的缅怀与颂扬。
不详
建炎恢圣统,太上极尊名。
夏祀参天永,尧勋冠古荣。
艰难成帝业,付托本皇明。
俯阅人间世,飙游跨九清。
映日龙輴动,喧天凤吹休。
桥仙融路碧,梧野结云愁。
万叶休符衍,三年孝制脩。
臣民瞻祖载,恸哭拜江流。
桂风泛泛桂江流,南师旌牙喜访求。
诗刻苍崖留篆在,云生纤径称栏幽。
而今入幕宾僚盛,又况褰帷政事修。
更对酒樽堪醉傲,几多泉石助吟游。
西邻东老总为虚,料想君家乐有馀。
白酒黄金都是幻,争如好客与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