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
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读后感。首句“寄奴谈笑取秦燕”借用了南朝刘裕的典故,形容陶渊明在诗中描绘的理想社会如同刘裕轻易平定秦燕般轻松实现,显示出他对桃花源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次句“愚智皆知晋鼎迁”则暗指东晋政权的变迁,与桃花源的隐逸相对照,强调了陶渊明选择不随世俗政局动荡而归隐的明智。
“独为桃源人作传”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以《桃花源记》一文记录并传承这种理想生活的敬佩,认为他独自为桃花源中的居民立传,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最后一句“固应不仕义熙年”进一步肯定了陶渊明坚守道义,拒绝出仕于东晋末年的义熙年间,这正是他精神品质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对陶渊明的评价,赞扬了他的隐逸精神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篱角绯桃落渐稀,晚风吹去点苔矶。
挥金岂必如疏傅,二亩春秧也是归。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
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人生祇要常无事,忿欲纷纷喜见侵。
赠子秘传安乐法,秋毫莫遣动吾心。
一是端能服万人,施行自足扫胡尘。
南州不可无高士,东国何妨有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