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弘治岁乙丑,秋月已踰仲。

重阳后第四,夜半天宇空。

月落斗指寅,谯笛将四弄。

老我贪睡汉,布被寒独拥。

忽然床席振,彳亍惊我梦。

起坐急披衣,身仆心愈恐。

铿然堕屋瓦,戛尔摇柱栋。

灯底翻膏油,壁下倒齑瓮。

老妻呼难言,稚子亦号恸。

始惑稍方悟,乃知是地动。

传闻心胆寒,目击毛骨悚。

夫惟地静物,奚乃健而踊。

或云气纾缩,阴结浊且重。

或云鳌背负,是否鳞甲耸。

知者既云寡,言者徒尔众。

得非世运关,妖孽先发纵。

为语当路人,脩省勿懞慬。

谆谆二苏诗,我语安足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纪事》描绘了弘治年间一场夜间地震的经历。诗以秋季的深秋时节为背景,描述了重阳节后的第四天,月已西沉,夜半时分,天空清朗。突然间,月落斗指寅时,远处的更楼笛声响起,暗示着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

诗人自比为贪睡之人,正拥被而眠,却被床席震动和梦境中断。随着瓦砾之声,他惊醒过来,发现房屋剧烈摇晃,灯火摇曳,油灯翻倒,食物器皿也倾覆。家人惊恐失措,尤其是老妻稚子的哭喊声更是让人心惊。诗人由疑惑转为明白,意识到这是地震。

诗中通过地震引发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恐惧。诗人引用苏轼的诗,提醒世人应当从中汲取教训,修身反省,不要过于惊慌。他认为这次地震可能预示着世运变迁,可能是妖孽作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实,展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与思考。

收录诗词(323)

朱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节篇

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

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

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

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

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

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

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

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

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

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

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

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

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

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

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

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

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

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

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

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

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

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形式: 古风

哭姊丈沈宏度

公昔姻我家,我发未受束。

公今去人世,我发亦已秃。

周亲能几何,断我残手足。

平生数见面,一岁难五六。

况兹永诀绝,长往不可复。

我姊苟存活,短焰然寸烛。

岁月坐成暮,谁来慰幽独。

芒棘刺我肠,冰炭置我腹。

添我头上霜,销我骨中肉。

钟情与愁激,饮泪不成哭。

仰天天为高,俯地地难缩。

却恨海门山,青青长在目。

形式: 古风

巢鹊篇

野鹊共林樾,安巢异枝柯。

口衔寒木樵,缠绵缉藤萝。

物情溺便利,奈此欺罔何。

心怀用力少,意谓成功多。

瞰亡乃相窃,往来递经过。

东巢不得成,西鹊徒奔波。

辛苦旬日馀,两树无完窠。

触物感我情,叹息成蹉跎。

世人好攘夺,利欲争纷拿。

灭公以私心,自足靡有他。

楚汉割鸿沟,讵能息干戈。

三国定鼎足,未必安山河。

终焉一抔土,蔓草埋岩阿。

何如顺事天,勿伤同类和。

形式: 古风

沈列女

君不见桃李花,随风飘宕落谁家。

又不见君子竹,叶叶冰霜守寒绿。

忠臣许身能殉国,列女许身心不惑。

沈家有女子,未嫁夫已死。

自言生为夫家人,死作夫家鬼。

有眼不识夫君面,妾心如石不可转。

有足不及夫家门,妾身安得如车轮。

东流之水来胥溪,万年不复流向西。

妾身愿随水流去,直到黄泉葬夫处。

嗟哉陆家女死馀千年,今得此女心同然。

后恐太史遗青编,援笔特书贞女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