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潭即事二首(其二)

一生常寄人篱落,入手斯丘得自专。

防墓向来封四尺,骊山何必锢三泉。

暮年已作饰巾客,它日那无挂剑贤。

种万株松千本桂,不忧千载不参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徐潭即事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情怀。

“一生常寄人篱落”,这里的“人篱落”指的是世俗的牢笼,诗人形容自己一生都处于这种状态,但又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入手斯丘得自专"则显示了诗人的自信和独立,不为外界所干扰。

“防墓向来封四尺”,这里的“防墓”可能指的是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宁静生活,"封四尺"则是一个具体的空间限制,用来比喻诗人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珍视。"骊山何必锢三泉"中的“骊山”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象征壮丽的自然,而“锢三泉”则可能指的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保护和珍惜。

“暮年已作饰巾客”,这里的“暮年”表明诗人已经步入老年,“作饰巾客”则是一种比喻,形容自己即使到了晚年,也仍然保持着一种优雅从容、不为俗世所动的心态。"它日那无挂剑贤"中的“它日”可能指的是诗人希望在未来某一天,“挂剑”则是古代隐士或武士退隐时的一种象征,表示放下过去的职责和身份,而追求一种更为高洁的生活。

最后两句“种万株松千本桂,不忧千载不参天”,诗人通过种植松树和桂树来比喻自己的精神追求。"种万株松"象征着坚韧不拔,"千本桂"则代表高洁和清香,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美好的品质象征。而“不忧千载不参天”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超脱,即便是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担心自己的精神追求无法实现,不担心自己不能与天道相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内在世界的珍爱和保护。通过对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徐潭即事二首(其一)

不要元戎访草堂,勿烦儿子表泷冈。

一窗看设囊萤几,四壁惟安梦蝶床。

聊与僧分半间屋,且无人夺上三房。

韩公作志潘郎诔,得似先生自举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徐孺子墓

今晓安坟意,梅仙旧廨傍。

醢成龙不至,罗设凤高翔。

党锢人俱烬,先生骨尚香。

小诗拈未出,何以侑椒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徐懋功饷酒用其韵

少时酒伴尽豪雄,岁晚瓶罍一并空。

方叹独醒吟泽畔,忽勤分饷到篱东。

鲲鲸有量真溟涬,螟蠃无知妄异同。

老矣此身何处著,便应埋向醉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恭和御制礼记彻章诗

临决遗经自圣衷,固殊野外与淹中。

五三典礼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积功。

倚席居然惭寡浅,登床安敢紊卑崇。

防民不在文为末,端系宫庭实践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