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读颍公清风集(其三)》。诗中通过对“颍公清风集”的阅读,表达了诗人对颍公英灵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佳城郁郁閟英灵”,描绘了颍公安息之地的庄严肃穆,暗示颍公的英名与精神如同深埋于地下的宝藏,虽已逝去,但其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这里的“佳城”指的是墓地或陵寝,而“閟”字则强调了这种隐蔽与静谧,仿佛是对其英灵的一种尊重与保护。
次句“幸有文章见典型”,点明了颍公通过他的作品留下了不朽的典范。在古代,文人往往通过著书立说来传承思想、道德与文化,颍公也不例外。这句话既是对颍公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接着,“开卷未终双袖湿”,描述了诗人阅读颍公作品时的感动情景。这里的“开卷”指打开书籍开始阅读,“双袖湿”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被作品中的情感深深触动,以至于泪水盈眶。这不仅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颍公及其作品的深厚情感。
最后,“目前彷佛对渊庭”,意味着在阅读过程中,诗人仿佛直接面对着颍公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教诲。这里的“渊庭”比喻深邃的学问或道德境界,强调了颍公作品的深刻性和对后世的启迪作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颍公及其作品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文学作品对于传承文化、启迪人心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