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颍公清风集(其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

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读颍公清风集(其三)》。诗中通过对“颍公清风集”的阅读,表达了诗人对颍公英灵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佳城郁郁閟英灵”,描绘了颍公安息之地的庄严肃穆,暗示颍公的英名与精神如同深埋于地下的宝藏,虽已逝去,但其影响深远,不可磨灭。这里的“佳城”指的是墓地或陵寝,而“閟”字则强调了这种隐蔽与静谧,仿佛是对其英灵的一种尊重与保护。

次句“幸有文章见典型”,点明了颍公通过他的作品留下了不朽的典范。在古代,文人往往通过著书立说来传承思想、道德与文化,颍公也不例外。这句话既是对颍公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接着,“开卷未终双袖湿”,描述了诗人阅读颍公作品时的感动情景。这里的“开卷”指打开书籍开始阅读,“双袖湿”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被作品中的情感深深触动,以至于泪水盈眶。这不仅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颍公及其作品的深厚情感。

最后,“目前彷佛对渊庭”,意味着在阅读过程中,诗人仿佛直接面对着颍公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教诲。这里的“渊庭”比喻深邃的学问或道德境界,强调了颍公作品的深刻性和对后世的启迪作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颍公及其作品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文学作品对于传承文化、启迪人心的重要价值。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谒三门禹祠(其二)

赑屃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柏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一)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

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五)

春衣不用蕙兰薰,领缘无烦刺绣文。

曾在蚕宫亲织紞,方知缕缕尽辛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和景仁题崇福宫(其二)

不独山头白,人头亦垂素。

积雪有时消,青山色如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