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和子瞻

堂堂司寇公,族姓原自古。

支流入汉唐,浩渺无寻处。

子瞻得家法,自少不勤苦。

戏剧入场屋,名声振寰宇。

凝思肤寸云,落笔万点雨。

中间触机阱,窘若带箭虎。

坎轲连交游,冻饥及稚乳。

归来直玉堂,得失亦相补。

顾我縻一官,未即江海去。

裳衣裹穷猿,系以三尺组。

知公心胸中,坦不置城府。

漫刺犹可持,还当谒文举。

形式: 古风

翻译

威严的司法长官,家族源远流长
分支流淌过汉唐,广阔无边难以追寻
苏轼继承了家学,自小就不懈努力
步入戏剧舞台,声名响彻全球
深思时如聚云,下笔则如骤雨
偶尔陷入困境,困顿如带箭猛虎
困厄连连,连累亲朋好友,甚至幼儿
回归正道,得失相互抵消
看我身居官位,尚未选择退隐江湖
衣衫褴褛如困兽,仅凭一条腰带维系
深知您的胸怀坦荡,不设防备
随意的批评仍能承受,还应拜访像孔融那样的贤者

注释

堂堂:威严的。
司寇公:司法长官。
族姓:家族。
原自古:源远流长。
支流:分支。
浩渺:广阔无边。
子瞻:苏轼。
家法:家学。
勤苦:不懈努力。
戏剧入场屋:步入戏剧舞台。
凝思:深思。
肤寸云:聚云。
落笔:下笔。
触机阱:陷入困境。
窘若:困顿如。
坎轲:困厄。
冻饥:饥饿。
稚乳:幼儿。
直玉堂:回归正道。
縻:束缚。
一官:官位。
裳衣:衣衫。
穷猿:困兽。
三尺组:腰带。
坦不置城府:胸怀坦荡, 不设防备。
漫刺:随意的批评。
文举:孔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再用韵和子瞻》。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司寇公的一族,其姓氏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堂堂司寇公,族姓原自古"两句直接点出了这一主题,通过"堂堂"二字形容其家族的显赫和尊贵。接着,诗人描绘了司寇公子孙满堂,得以承家学问而不需刻苦用功,这从"子瞻得家法,自少不勤苦"中可见一斑。

诗中的"戏剧入场屋,名声振寰宇"显示出司寇公的后代在文学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其才华和成就已闻名遐迩。"凝思肤寸云,落笔万点雨"则描绘了司寇公子孙书法上的造诣,他们的书法作品如同天上之云,流利自然,如同大雨般浇灌。

接下来的几句"中间触机阱,窘若带箭虎。坎轲连交游,冻饥及稚乳"表达了司寇公子孙在经历世事变化时的不易和困顿,但他们依旧保持着家族的荣耀,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这份对司寇公家族的赞赏和敬意。"归来直玉堂,得失亦相补。顾我縻一官,未即江海去"显示了诗人的这种复杂情感。而"裳衣裹穷猿,系以三尺组"则是比喻诗人自己虽然身处低微,但内心中却有着不凡的抱负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司寇公家族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才华与家族荣耀的尊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刘公诗

原甫吾不识,闻之士大夫。

少时已绝群,卓荦千里驹。

读书足智虑,万卷力有馀。

善发六艺蕴,高谈诋先儒。

天文地理学,道藏及浮屠。

纤悉无不讲,讲之皆粲如。

文章弄豪赡,咳唾玉与珠。

避落八极间,买者论锱铢。

为人又挺特,不与侠者俱。

伉健虎独步,轩昂鹤仍孤。

身虽登两禁,未及秉钧枢。

爽气随沆瀣,敛收入清都。

嗟嗟刘夫子,信是荀扬徒。

富贵非穷愁,而复多著书。

荒城过宿雨,古寺入平芜。

郁郁壁上诗,奎钩照天衢。

我来值日暮,篝火为踟蹰。

想见其风骨,磊落眉宇疏。

邦人好事少,不以玉石摹。

岁月更久远,彫摧逐泥涂。

作诗贵述美,聊用赞不渝。

形式: 古风

刘器之阴山七骑图

北风飒飒边云黄,飞沙曀日天惨苍。

鴐鹅鸣哀雁不翔,七骑正出阴山傍。

山傍阴尘岁无阳,鸟飞堕翼人立僵。

犯寒跨鞍知悍强,以此决战谁能当。

面颜虽在姓莫详,一一胡帽胡衣裳。

马蹄涩缩弓不张,但见旗旆随飞扬。

凤瓶倒酒进其王,俯仰意气骄雪霜。

横斜道路深浅冈,想见射获多麇獐。

时平不复忧边疆,但见楼兰驰骕骦。

仍嗤苦淡无辉光,人生所乐惟故乡。

彭城妙本家世藏,托以轻缣盛锦囊。

持来舒捲临华堂,环视叹诧几发狂。

我生未省到朔方,坐令出塞意慨慷。

攘归可敌千金装,长厚不疑同舍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閤下会食赠张文潜

锦带貂裘亦不恶,宿酒移春入颜角。

人怜枳棘栖凤凰,谁许青山入云阁。

为我坐诵离骚篇,森罗屈宋俱眼前。

却归北斋枕书眠,梦乘紫云飞上天。

觉来斜日催野鞭,随车掷果长安市,不信潘郎风骨仙。

形式: 古风

同年兄袁思正江行相遇既别寓诗寄怀

楚水绿涵天,群山霭而秀。

君行当何之,我谒惭已后。

轻舟翻然来,喜气泻襟袖。

问知道途远,惊我形容瘦。

骎骎光景驰,暮夜逐清昼。

嵩衡犹可秃,须鬓岂长茂。

惟其寸心在,皎日经宇宙。

持荪可相慰,不必倾醇酎。

君家多冠冕,煜煜五公胄。

声华满天都,名字在英彀。

登科况肩随,两纪词场旧。

谁云班荆乐,却叹掺袪骤。

荆民日安堵,汉政多宽宥。

饮酒祝无何,千篇迟归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