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感春

东君别后。见说道花枝,也成消瘦。

夜雨帘栊,柳边庭院,烦恼有谁撋就。

犹记旧看承处,梅子枝头如豆。

最苦是,向重门人静,月明时候。知否。

人不见,纵有音书,争似重携手。

旧日沉腰,如今潘鬓,怎奈许多僝僽。

极目万山深处,肠断不堪回首。

情寸寸,到如今,只在长亭烟柳。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翻译

自从春神离去后,听说花儿也因思念而憔悴。
夜雨打湿窗棂,柳树下的庭院,满是烦恼,又有谁能排解。
还记得以前在梅花盛开的地方,枝头的梅子像豆粒般大小。
最痛苦的是,在寂静的深宅大院中,月光皎洁时分。
你不在,即使有书信往来,又怎能比得上再次携手共度。
昔日的青春不再,如今两鬓斑白,承受着无尽的忧虑。
遥望远方的群山,心中愁苦,无法再回头。
情感如丝,如今只剩长亭边的烟柳陪伴。

注释

东君:古代指春天之神。
消瘦: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憔悴。
撋就:安慰、排解。
承处:承欢之处,指过去欢乐的时光。
潘鬓:形容人头发斑白。
僝僽:忧虑、烦恼。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东君别后。见说道花枝, 也成消瘦。" 这两句诗直接切入主题,东君离去之后,即便是曾经共同欣赏过的花朵,也变得瘦弱起来,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接着,"夜雨帘栊,柳边庭院,烦恼有谁撋就。" 这几句描绘了一场春夜细雨后的景象,湿漉漉的柳树旁,空寂的庭院,只增添了诗人心中的烦恼,而没有人能够理解和分担。

"犹记旧看承处,梅子枝头如豆。" 这里诗人的思念回到了过去与东君共同欣赏梅花的情景,那时的梅子小如豆粒,现在却只能在记忆中寻觅。

"最苦是,向重门人静,月明时候。知否。"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独处的痛苦,最难过的是在深夜静寂之际,当明亮的月光洒落时,那种孤单和无奈,是否还有谁能理解。

"人不见,纵有音书,争似重携手。" 即便是通过文字或声音得知彼此的情况,也比不上当初手牵手的亲密。

"旧日沉腰,如今潘鬓,怎奈许多僝僽。" 这里诗人回忆起往昔与东君共同度过的时光,现在却只能在发际的白发中寻找过去的痕迹,对于那段逝去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最后,"极目万山深处,肠断不堪回首。情寸寸,到如今, 只在长亭烟柳。" 诗末两句通过极目远望和对往昔美好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尽哀伤,那份情感至今仍旧,只留存在那座古老的亭台和飘渺的烟雾之中。

整首诗语言精炼,每一句都充满着深情与哀愁,是一首表达离别之痛、怀念往昔的佳作。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最高楼.寿南山弟七旬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

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

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

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

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

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意难忘

避暑林塘。数元戎小队,一簇红妆。

旌云影动,帘幕水沉香。金缕彻,玉肌凉。

慢拍舞轻扬。更一般,轻弦细管,孤竹空桑。

风姨昨夜痴狂。向华峰吹落,云锦天裳。

波神藏不得,散作满池芳。移彩鹢,柳阴傍。

拚一醉淋浪。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摸鱼儿(其二)

把人间、古今勋业,一时都付杯酒。

青山行遍人华发,老尽门前青柳。试回首。

记晓雨征衫,又过年时候。相逢故旧。

浪说南楼北,亭花纵好、能似少年否。

还自笑,应是山林厌韭。忘却儿童迎候。

兴来谩学长沙舞,要舞更无长袖。眉休皱。

欢笑外,风涛世上时时有。共君握手。

且尽日尊前,相拌一醉,醉后明朝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一)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尊酒。

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

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

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

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

叹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