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过后,诗人行经黄花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冀北霜风透布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北方深秋的寒冷景象,霜风穿透布袍,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接着,“重阳随处可登高”点出了时节与地点,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寻常之地也能寻得登高赏景的乐趣,体现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传统习俗。
“马蹄又过黄花岭”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进中的场景,马蹄声与黄花岭相映成趣,既表现了旅途的节奏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最后一句“那得黄花荐浊醪”,则以酒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黄花,即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而浊醪则是古代常见的酒类,此处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句诗意蕴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