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路六侍御入朝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
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
现在我不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却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
我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是因为它冒犯了我这个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

注释

童稚:儿童,小孩。
四十:一作“三十”。
后会:后相会。
忽漫:忽而,偶然。
别筵:饯别的筵席。
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一作“不忿”。
生憎:犹言偏憎、最憎的意思。
于:一作“如”。
剑南:剑南道,唐朝置,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
无赖:无聊。
谓情绪因无依托而烦闷。
触忤:冒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送路六侍御入朝》。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情与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之地的无限憧憬。

“童稚情亲四十年”两字,表达了诗人与被送别者之间长达四十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童稚”指的是儿时的纯真,而“四十年”则是时间的沉淀,意味着他们的友谊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中间消息两茫然”一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信息不通的情况。这里的“茫然”有迷茫和渺远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彼此情况所知甚少的无奈感受。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重逢可能性的期待与不确定性。他们不知道将来能否再次相遇,但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憧憬。

接下来的“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一句,则通过对比春天中桃花和柳絮的颜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这里的“不分”意味着没有区别,即便是美丽如桃花的景象,也敌不过友情的重要。

最后,“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剑南(即成都一带)的春天中,因为思念朋友而感受到的愁绪。这里的“剑南春色”是对美好景色的描绘,而“触忤愁人到酒边”则表达了诗人如何因为思念而在饮酒时感到更加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深厚、未来重逢的憧憬以及对现实无奈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度的审美境界。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扁舟吾已僦,把钓待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裴五赴东川

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门。

东行应暂别,北望苦销魂。

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

京兆先时杰,琳琅照一门。

朝廷偏注意,接近与名藩。

祖帐排舟数,寒江触石喧。

看君妙为政,他日有殊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