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七日御青阳总戎邀游杨历岩观瀑诗以酬之兼简州佐言宝侯

元鼎五年下南越,何暇来结山水缘。

楼船一去不复返,后二千载名仍传。

我闻岩中瀑布实奇绝,不数匡庐雁荡天台巅。

方今总戎整以暇,胜情胜具来相延。

二三好友联辔去,莺啼草绿山花妍。

入山逾深路逾狭,泼眼青翠高摩天。

雷声轰轰不见影,蒙茸竹树楼阁悬。

纡径以入蚁穴曲,循磴而上螺纹旋。

悬崖断处下无地,千尺倒挂龙蜿蜒。

毛发洒然换尘骨,栩栩欲化凌云仙。

灵湫喷出珠错落,神物何日潜九渊。

时凌八垓作霖雨,归去抱珠深窟眠。

初看出峡原一线,定知润物成千川。

平原旷荡三万顷,灌溉尽作膏腴田。

水源未省何处落,欲叩真宰无言诠。

回头雉堞在足底,来往蚁织纷喧阗。

太息红尘消白日,凡心欲悟虚空禅。

从来灵境多幽閟,不遇好事谁为宣。

况乎古人亦陈迹,风流难溯魏晋前。

徐凝诗恶太白死,髯苏往返无闻焉。

将军此来若发覆,我幸与君相周旋。

题诗纪事勒之石,后起何必输前贤。

雄州别驾闻此语,相视而笑为欣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观荣的《三月二十七日御青阳总戎邀游杨历岩观瀑诗以酬之兼简州佐言宝侯》描绘了一次春日游历杨历岩瀑布的经历。诗人元鼎五年曾下南越,此次得以在总戎闲暇之余,接受邀请,与友人一同前往欣赏大自然的奇景。他们骑马穿行于山间,沿途莺啼草绿,山花烂漫,景色宜人。

进入深山,道路曲折,竹树葱郁,瀑布如龙般从千尺悬崖倒挂而下,令人惊叹。诗人沉浸在这如仙境般的环境中,仿佛尘世烦恼尽消,心灵得到净化。瀑布的水珠错落有致,引发诗人对神物潜藏深渊的遐想,期待它能带来甘霖滋润大地。

诗人感叹,瀑布初见时仅一线,却能化为千川润泽广袤平原,使之成为肥沃的土地。然而,源头何处,无人能解,这引发了他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造物主的敬畏。回首望去,城郭如蚁巢般在脚下,生活琐碎与眼前美景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感慨,这样的灵境鲜为人知,若非总戎邀请,自己可能无缘领略。他提及古人对此地的评价,如徐凝对李白的诗作,以及苏东坡的沉默,暗示了此地的风流逸事已难以追溯。诗人表示,自己有幸参与这次游历,将此事刻石铭记,认为即使后人也无法超越前贤的佳作。

最后,诗人提到州佐言宝侯听到这些话时的欣然一笑,表达了对此次游历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

观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起出峡

远眺近昭平,滩声傍耳鸣。

岚浮青嶂隐,日上绿峦横。

试险人常惯,奔湍意转平。

梧江三百里,往返一帆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重阳日过仙霞岭

五年三度岭,此度恰重阳。

正好登高会,谁怜在异乡。

遥天宾雁入,细雨客衣凉。

忆昨中秋节,团栾侍北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旅宦

旅宦艰难遍,三春百战余。

野荒新鬼哭,天远故人疏。

琴剑凄行色,莺花伴索居。

少年弃繻者,飞动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军中秋兴(其一)

涛声秋捲海门开,舻橹争看节使来。

十里郊原犹剑戟,一年城郭半蒿莱。

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

见说施蓝威望在,夕阳凭吊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