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道场山

爱此道场泉石好,公馀每到即欣然。

两山空翠疑无地,一塔高寒别有天。

未暇耕田深隐遁,何妨煮雨小流连。

赏音最重东坡老,烂漫雄章万古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赵涣的《过道场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场山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爱此道场泉石好”开篇,直接表达了对道场山的喜爱之情,随后“公馀每到即欣然”一句,点明了诗人闲暇时对道场山的频繁造访,流露出对这片山水的深深眷恋。

接着,“两山空翠疑无地,一塔高寒别有天”两句,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描绘出道场山的壮丽景色。两座山峰被翠绿的植被覆盖,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界限;而山顶上的古塔,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高耸,似乎独立于世外,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未暇耕田深隐遁,何妨煮雨小流连”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妥协。在忙碌的官场上,诗人并未选择彻底隐退,而是偶尔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享受短暂的宁静时光。

最后,“赏音最重东坡老,烂漫雄章万古传”表达了诗人对苏轼(东坡老)诗歌艺术的推崇,认为其作品如同山间清泉,滋润着后人心灵,流传千古。这一句不仅提升了整首诗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综上所述,赵涣的《过道场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敬仰,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优秀古诗。

收录诗词(4)

赵涣(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后过道场山漫成

连日南山风共雨,染深溪色绿依依。

官閒自喜诗添稿,病起谁怜带减围。

柏府无才名漫在,草堂有约梦频归。

足艰未快登临兴,空羡云间鸿鹄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有怀玉山徵士

近闻东观藏书室,乃在昆崙元圃台。

群玉山头海月出,武陵溪上渔舟来。

故人十载草堂别,仙家九月桃花开。

太白时时吹铁笛,对酌花前鹦鹉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李士廉韵简玉山

书楼琴几石崭然,晴雪飞来太华颠。

墨本秘函枯树赋,牙签插架白云篇。

清心求友先同调,华发逢人耻问年。

共惜分阴珍雅玩,封侯拟不到鸢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宜晚亭

朱甍翠栱倚孱颜,野色湖光指顾间。

芗散四时天竺雨,青浮两点洞庭山。

诸方驻夏频游憩,近郭寻春任往还。

却忆幽栖姚子敬,留陪欢咏叩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