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仲夏辞梁地,中秋出夏台。
醉行燕市月,留滞菊花杯。
日暮千行泪,天寒一雁来。
亦知张季子,不为食鲈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答何子问讯三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从仲夏到中秋的时间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化。他描述了自己在仲夏离开梁地,中秋时分又身处夏台,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在燕市的夜晚,他醉酒独行,陪伴他的只有月色和菊花酒,暗示了孤独与怀乡之情。
"日暮千行泪"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的深深哀愁,"天寒一雁来"则以孤雁入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借用张季子的典故,表示即使面临困境,也不会像张翰那样因口腹之欲而放弃理想,表达了坚韧不屈的人格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人生观。
不详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弱冠真怜汝,投闲更可哀。
山高桐柏观,水曲范滂台。
假寐凭岩桂,潜行倚岸梅。
此时谁借问,日短暮寒催。
白日云犹动,青山雨忽来。
计程今夜会,策马出村回。
月对荆门上,天从梦泽开。
旅灯依港宿,吟苦独徘徊。
微微山日舒,彼美碧山隅。
信宿犹难遣,经年秪重吁。
花含明日艳,月助此宵孤。
久拟申城醉,香醪语尔沽。
水落移舟稳,山行酒暂随。
寺高垂路细,林密见僧迟。
楼阁登临日,江淮独去时。
不应聊驻此,愈重白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