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雨沾庭湿,惊风入袖寒。
黄花有佳色,独自倚阑看。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细雨沾庭湿”,细腻地刻画了秋雨绵绵,湿润了庭院的场景,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感。接着,“惊风入袖寒”一句,通过“惊风”的突然来袭,不仅让衣袖感到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惊悸或不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敏感和感慨。
“黄花有佳色”,转而描写秋日里盛开的菊花,以其鲜艳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同时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最后一句“独自倚阑看”,则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栏杆边欣赏秋景的情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孤独心境的抒发,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门巷鸣乾叶,阶除吟候虫。
幽怀不可奈,丝雨更濛濛。
丈室四壁静,孤灯永夜明。
蒲团清坐稳,檐铁两三声。
屋上小山丛桂,门前绿水芙蕖。
问事唯唯否否,逢人睢睢盱盱。
客散幽庭鸟集,日长高树蝉嘶。
有士怀戴安道,无人铸钟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