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元代文人雅集宴饮于叠嶂楼之景,诗人卞思义以细腻笔触,展现了宴会的闲适与高雅。首句“使君閒暇宴高台”,点明了宴会的背景与氛围,使君在闲暇之余,于高台上设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聚会场景。接着,“佩玉珊珊得重陪”一句,通过人物的服饰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庄重与尊贵。
“无数好山成叠嶂,一湾流水似天台”两句,将视线从宴会转向周围的自然风光,叠嶂的山峦与清澈的流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仿佛置身于天台仙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烟中佛寺藏楼阁,火后人家半草莱”则将视角拉回人间,描绘了佛寺隐匿于烟雾中的楼阁,以及烟火过后,村落中半是荒芜的景象,既展现了宗教文化的庄严,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朴素。
最后,“不用登临增感慨,春风梁燕又归来”两句,以春风中归来的梁燕为喻,暗示时光流转,万物更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