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候既庭舟不至邻舟有吹笛而歌者二首(其一)

风雨潇潇打布篷,横舟相失玉河中。

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呖三更叫断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等待友人舟船的场景,通过风雨、布篷、玉河、云天和孤鸿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而又不失壮美的意境。

首句“风雨潇潇打布篷”,以“潇潇”形容风雨之大,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同时“打布篷”则形象地展现了舟中人的处境,暗示了等待的艰难与不安。

次句“横舟相失玉河中”,“横舟”表明舟已停泊,“相失”则表达了等待时的焦急与失落感,而“玉河”这一富有诗意的称呼,不仅美化了河流,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第三句“天南一望云千里”,将视线拉远,从局部的等待扩展到广阔的天地,云的辽阔与天的无垠,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与空间的广阔,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一句“嘹呖三更叫断鸿”,“嘹呖”形容鸿雁叫声的高亢与悠长,而“三更”则点明了时间的深沉与夜晚的寂静,加上“断鸿”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孤雁在夜空中哀鸣的情景,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等待的深刻体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雨夜候既庭舟不至邻舟有吹笛而歌者二首(其二)

谁家吹笛按吴歌,听罢凄然唤奈何。

此夜青衫知更湿,流河驿畔雨声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流河二首(其一)

北下滹沱水,东来上谷长。

夹河芳草色,沿岸枣花香。

冻雨波文乱,轻雷海气凉。

天南双鸟去,极目是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流河二首(其二)

雷雨晚来霁,牙樯集暮村。

吠渔船上犬,迎客水边门。

市火先星出,归鸦背月翻。

夜高闻鼓角,犹指旧烽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青县道中见夏云

斜日照平地,乱云如雪峰。

仙人海峤出,锻炼金芙蓉。

当春数雨土,黄雾为昏蒙。

楚粤正攻战,数州犹鞠凶。

山左榆无皮,江东焦稑穜。

修河众流绝,漕舰告不通。

悯恻廑慈寿,圣人在斋宫。

遽下罪己诏,拜上天坛封。

清风倏汛扫,布雨鞭灵霳。

始觉云气正,庶几粱豆丰。

黔黎望苏息,四海心理同。

纪纲肃扆宁,草野皆帡幪。

惟当去智巧,饮食安颛蒙。

高谈似匡济,乐祸非英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