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

何人能活李空同,此地名高康武功。

烟草萋迷三月暮,琵琶偃蹇大江东。

宦官祸实深倾国,朋友交犹见古风。

乐府歌鬟争解唱,鸣珂著屐等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鲍皋的《康山》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首句“何人能活李空同”,暗示了对历史人物李空同(可能指唐代诗人李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能否在现实中延续其精神的疑问。次句“此地名高康武功”点出地点,康山之名显得庄重而富有历史感。

“烟草萋迷三月暮”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康山笼罩在烟雾中的景象,凄迷而宁静,寓含着岁月沧桑之感。接下来,“琵琶偃蹇大江东”借琵琶声的悠扬,象征着历史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大江东去,寓意时间的无情流逝。

“宦官祸实深倾国”一句揭示了对历史上宦官专权导致国家衰败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的忧虑。然而,“朋友交犹见古风”又展现出对友情坚守和古道热肠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真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乐府歌鬟争解唱,鸣珂著屐等闲中”描绘了乐伎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歌唱的场景,以乐府歌曲的流传,展现了康山之地文化生活的活力,也暗含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欣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康山这一地点,融合了历史、现实、政治和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14)

鲍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

  • 字:步江
  • 号:海门
  • 籍贯:清朝江苏镇江丹徒
  • 生卒年:1708—1765

相关古诗词

闻砧

时清休远戍,节暮复哀砧。

不断千家响,无端万里心。

候虫声共切,由郭气同阴。

千下有寒者,那知关塞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焦山

缥缈松寥山,积翠下无路。

风籁钟微茫,鹤迹云散聚。

如闻定中僧,禅窟劝小住。

牵月濯巾瓶,江光漾高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杨三十五过广陵客舍

秋林正凉雨,为洗客衣尘。

而我祢衡病,夫君原宪贫。

岁看华鬓改,话到故山真。

今夜然镫坐,乡愁添一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闵㟆治酒送别

雷陂重相送,饯席暂淹留。

人作浮云笑,酒生明日愁。

西风孤烛夜,凉笛五湖舟。

缭白萦青外,家山话越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