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这里曾有华丽的车驾驶过,浮云流水又如何变迁。
香气消散在南方,美女们已不再,怨恨融入春风中的茂盛草丛。
残败的柳树下只剩宫前的落叶,夕阳映照在宽阔的河面上,波光粼粼。
远行的人遥想起广陵的思绪,古渡口月光下听到摇桨的歌声。

注释

翠辇:华丽的车驾。
竟如何:又如何变迁。
销:消散。
南国:南方。
怨入:融入。
东风:春风。
芳草多:茂盛的草丛。
残柳:残败的柳树。
空露叶:只剩落叶。
川上:河面上。
浩烟波:波光粼粼。
广陵思:广陵的思绪。
闻棹歌:听到摇桨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物是人非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两句,设定了全诗的基调。翠辇,即皇帝的车驾,这里用来指代往昔的盛世。浮云和流水都是易变的象征,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南国的美人不再,香气散去,只剩下满腹的怨恨随着东风飘荡在繁盛的芳草之间。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加深了诗人的情感。残柳和空露叶都是衰败的象征,而夕阳与浩烟波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两句,则转向诗人的个人情感。行人在遥远的地方想起了广陵,即炀帝行宫的所在地,古渡和棹歌都是引人遐思的元素,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的乡愁和对往日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经麻姑山

麻姑此地鍊神丹,寂寞烟霞古灶残。

一自仙娥归碧落,几年春雨洗红兰。

帆飞震泽秋江远,雨过陵阳晚树寒。

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鸾鹤下仙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雨后游南门寺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

苔封石室云含润,露滴松枝鹤有声。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咸阳怀古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

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

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春日旅游

玄发辞家事远游,春风归雁一声愁。

花开忽忆故山树,月上自登临水楼。

浩浩晴原人独去,依依春草水分流。

秦川楚塞烟波隔,怨别路岐何日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