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灵岩好在涵空谷”,以“涵空谷”点出灵岩山的深邃与幽静之美,仿佛山谷能容纳天空,引人遐想。接着,“图画天开两洞庭”一句,将自然景观比作天开的画卷,两洞庭则暗示着广阔无垠的视野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云日长天摇积水,蛟龙九月弄飞霆”两句,运用动态的意象,描绘了云层与日光在天空中摇曳,水面上波光粼粼,蛟龙在九月时节戏弄雷电,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也蕴含了神秘与威严的气息。
“舟归范蠡江湖远,兵压阊门草木腥”则转向历史的沉思,通过范蠡归隐江湖的故事,以及阊门(苏州城门)兵戈之下的腥风血雨,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战乱的回顾,以及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最后,“欲就吴王借秋剑,砚池星月洗秋萍”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古代吴王的力量或象征,通过砚池中的星月之光,洗净秋日湖面的浮萍,寓意着清除世间的尘埃与烦恼,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灵岩山的自然美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与内心平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