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于忠肃公祠

华互渐无界,社稷赖斯人。

惨狱同鹏举,公才过太真。

秋山落桑柘,湖水洁蘩蘋。

冒雨求祠墓,庄严拜大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所作的《谒于忠肃公祠》。诗中表达了对忠臣于忠肃公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首句“华互渐无界”可能是指时代的变迁,暗示历史的深远;“社稷赖斯人”则直接赞美了忠肃公对于国家社稷的重要贡献。

接下来,“惨狱同鹏举”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场景,将忠肃公比作展翅高飞的大鹏,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公才过太真”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卓越才能,超过古代美女杨贵妃(太真)的美貌而更胜一筹。

“秋山落桑柘,湖水洁蘩蘋”两句以自然景色烘托出对忠肃公的景仰,秋天的山林和洁净的湖水象征着他的高尚品格。最后,“冒雨求祠墓,庄严拜大神”则展现了诗人亲自前往祠堂,不顾风雨,庄重地拜祭这位伟大的人物,表达出深深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景物描写,赞扬了于忠肃公的忠诚与才华,体现了康有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忠烈精神的崇尚。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庐山谣

紫漠吹落青芙蓉,随风飘堕江之东。

瓣开四面花玲珑,化作碧玉千百峰。

倒影翻湖黛色浓,突兀万丈绚青红。

曾峦重阜架为宫,五老拄杖碧云中。

子孙诸峰咸待从。

尔来一万四千岁,白头昂首啸鸿蒙。

我来经丧乱,九十九寺皆在焚劫中。

瀑泉又已枯,秀色灭昌丰。

惟有重崖与叠嶂,苍翠合匝转无穷。

陶谢妙述作,幽人不可逢。

长卧龙潭石,醉欲骑苍龙。

青鸾未能驭,白鹿已无纵。

夜投东林访远公,殿宇陊剥瓦砾封。

诚悬北海残碑在,古佛露坐似惭居尊无寸功。

长萝盖山林蒙茸,天黑虎啸荡惊风。

万籁笙竽泻青松,塔铃夜语不闻钟。

宵深月出山径白,虎溪之水鸣潺淙,似闻山鬼说法谈空空。

形式: 古风

再题

涧曲松风长,峰面洞门閟。

山掩七八重,泉绕堂阶地。

山水幽以深,横舍清而丽。

书院阅千年,创自李唐季。

欧人矜古校,最古无我逮。

紫阳光大之,象山来掎袂。

讲学流美谈,一言辨义利。

汉宋有晦翁,集成学为至。

理气穷太极,治行高揭厉。

心性掸精微,训诂新义例。

馀事事诗文,旁及参同契。

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

居敬以穷理,中心岂有弊。

大学与中庸,纯粹有次第。

孟子配论语,洙泗心传继。

五经失微言,四书发大义。

八百年学风,无出新安制。

寔为新教主,后圣范一世。

大鉴易佛法,路得改耶系。

三子大力人,鳌负摇地势。

大道虽未闻,太平法尚蔽。

此乃刘歆罪,难为考亭喟。

侁侁走胄子,俎豆捧堂陛。

惜仅习八股,学业陋以废。

殿庭罗瓷盎,盐酱陈琐细。

吁嗟此名校,一旦至此秽。

学问皆扫尽,良由求富贵。

中华号文明,愧观汗流袂。

有司岂无罪,振与谁为替。

应开大学校,心物罗根蒂。

西江后英起,道术犹有繫。

形式: 古风

宿归宗寺

匡庐四大刹,各擅幽胜处。

栖贤与秀峰,石泉穷窈奥。

涧流作深碧,交树不可渡。

乱山渐合沓,仓翠纡无路。

岭开见归宗,昭旷豁云雾。

高标跨金轮,宝塔疑神造。

倒影入南海,长风洒印度。

精宇渐增修,梵呗摇天暮。

一节苾刍厨,山簌亦可茹。

我佛发金篦,人天作导护。

达哉贯休僧,共参玉版悟。

我最爱赵州,奇特发妙趣。

此心如顽石,入地若可住。

愿怀清净理,宗风亦不误。

晓发问莲社,远公应我顾。

形式: 古风

秋心五首(其一)

峰峦无数著楼台,老木荒僵春气回。

夜读道书晨叩齿,秋心忽见万红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