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陵

天作高山拥帝京,九陵台殿锁重城。

灵旗风雨千岩应,阁道松楸万壑平。

河岳东来盘王气,关门北去起边声。

祠臣展礼多悽怆,濡露年年感圣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谒陵》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对陵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先皇的敬仰与哀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场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首联“天作高山拥帝京,九陵台殿锁重城”以高山环绕帝都,九座陵墓与宫殿被重重城墙包围的景象开篇,既展现了陵墓的宏伟壮观,也隐含着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颔联“灵旗风雨千岩应,阁道松楸万壑平”通过风雨中的灵旗与山间松树、楸树的呼应,以及阁道上松楸的排列,表现了陵园的静谧与肃穆,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

颈联“河岳东来盘王气,关门北去起边声”则将陵园置于更广阔的地理背景之中,黄河与山脉自东方蜿蜒而来,汇聚了帝王的王气;而北门之外,则是边疆的警报声,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尾联“祠臣展礼多悽怆,濡露年年感圣情”点明了诗的主题——祭祀者在每年的仪式上,面对先皇的陵墓,心中充满了哀伤与敬意,泪水与露水交织,年复一年地表达着对先皇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陵墓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崇敬与纪念。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张泰宇谏议出守卫辉

绿鬓金章出上林,两朝献纳主恩深。

宫云晓映仙台佩,禁漏春移画省阴。

酒入骊歌魂易断,路随明月梦难寻。

知君坐啸苏门夜,竹影泉声几处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于嵩毓年兄下第

蓟门芳草路悠悠,尊酒相看忆旧游。

苑外春风杨柳陌,湖边秋雨芰荷舟。

论心暂解陈蕃榻,失意还凋季子裘。

明夜思君孤馆梦,萧条云月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钝斋年兄下第

十载相看蓟北游,花前又欲起离忧。

黄金色冷空留骏,白石歌残自饭牛。

驿路晓星看佩剑,海门烟雨系渔舟。

青藜何日还相照,刘向谈经鬓欲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寿新城王太夫人七十

中朝甲第首诸王,寿母今符宝婺光。

南岳仙云飘凤驭,西池春色照霞觞。

退朝络绎金门佩,问寝氤氲画省香。

莫向清淮占世泽,璇波直共海天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