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园怀古

玉津园在南屏下,金碧煌煌起台榭。

清泉文石满春山,异卉名花宛如画。

流尘不飞天气和,龙旗葆羽频来过。

半空丽曲闻歌吹,十里香风飘绮罗。

是时太师专国柄,黩武穷兵启边衅。

罪盈恶满速天诛,玉津园中渠殒命。

天目山崩王气残,乐游一旦梦魂安。

白雁南来秋已暮,西风蔓草露华寒。

经行忍说前朝事,山色犹颦旧时翠。

恨杀韩家三世孙,名园翻作凄凉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玉津园怀古》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玉津园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变迁与兴衰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玉津园的壮丽景象:“玉津园在南屏下,金碧煌煌起台榭。”园内建筑金碧辉煌,台榭林立,展现出皇家园林的奢华与宏伟。接着,“清泉文石满春山,异卉名花宛如画”,以清泉、奇石、春山、名花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渲染出园内的自然美景与生机勃勃的氛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流尘不飞天气和,龙旗葆羽频来过”两句,诗人的笔锋一转,描绘了政治风云的变幻。龙旗频繁出入,暗示权力更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随后,“半空丽曲闻歌吹,十里香风飘绮罗”两句,通过音乐与香气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盛况,但同时也预示着表面繁华背后的危机。

紧接着,诗人揭示了玉津园背后的悲剧:“是时太师专国柄,黩武穷兵启边衅。罪盈恶满速天诛,玉津园中渠殒命。”描述了权臣专政、战争不断、最终导致国力衰败,甚至引发了上天的惩罚,使得玉津园的主人陨落。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也表达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最后,诗篇以“天目山崩王气残,乐游一旦梦魂安。白雁南来秋已暮,西风蔓草露华寒”四句,描绘了国家衰亡后的凄凉景象。天目山象征着王气的消逝,乐游的梦魂安指国家的灭亡,白雁南飞、秋暮西风、蔓草露寒,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玉津园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教训,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居庸关

我闻居庸关,形胜天下奇。

太行西来此盘礴,峰峦万叠青参差。

中通一径四十里,石磴曲折尤崄巇。

羊肠鸟道固云险,较此未必能逾之。

自从辽金辟中土,积世刬凿方平夷。

初闻单车仅可度,后见列骑堪并驰。

当今圣化被万里,此关矧复居京畿。

虽云壮士守鱼钥,商贾来往纷如丝。

丹崖翠壁愈奇胜,清泉白石堪娱嬉。

我来督运遂登览,自拂崖石题新诗。

形式: 古风

饮马长城窟

淩晨度榆林,饮马长城窟。

旧传窟边多白骨,云是秦时筑城卒。

窟中泉已清,无复昔时腥。

不见古人迹,空照今人形。

征马往来少曾断,饮处才乾看又满。

长城今在疆域中,马来不绝泉无穷。

形式: 乐府曲辞

郎山

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缘。

仰看高崖覆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潴巨浸,水退之后成原田。

崖边石痕乃牵路,沧桑之说诚非传。

市廛遗迹已难觅,积沙淤没经千年。

道傍残碑宛犹在,汉隶剥落苔痕藓。

兹山雄特孰与肩,北通朔漠邻燕然。

后人于此列亭障,往往树栅当其巅。

只今圣化大无外,胡羯远遁无腥膻。

山头烽堠高且坚,此日永不生狼烟。

形式: 古风

掘甘草

宣德城南风日好,川上原来产甘草。

长镵短钁争取之,嚼咽香甘誇国老。

岂期生杂恶草根,草根相类应难分。

寸茎入口致身毙,此物谁知能误人。

君不见黄精野葛产同穴,采者还须要精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