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莆阳吴知州以宽可以亭

分足皆为处,身便意自融。

三竿安乐梦,一吹舞雩风。

午火空驰急,蜗涎岂解穷。

兀焉今见此,大庇欲穹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吴知州所建“宽可以亭”的赞赏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亭子本身所蕴含的宽广胸怀和深远意义。

首句“分足皆为处,身便意自融”点明了亭子所在之地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让人心灵得以安放,精神得到融合。接着,“三竿安乐梦,一吹舞雩风”运用典故,将亭子比作实现理想、享受安宁之所,如同古代鲁国舞雩台之风,带来心灵的慰藉与愉悦。

“午火空驰急,蜗涎岂解穷”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亭子所在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午后的阳光似乎在快速流逝,而蜗牛的缓慢爬行则象征着时间的无尽与追求的艰难,但在这亭中,这一切都显得无关紧要,心灵得到了解脱。

最后,“兀焉今见此,大庇欲穹窿”表达了作者对亭子的赞叹与向往,这里的“兀焉”形容亭子的独立与高远,而“大庇欲穹窿”则暗示了亭子能提供广阔的庇护与视野,寓意着在这里,人们的心胸可以变得宽广,视野可以无限延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子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心灵解放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6)

唐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程孺人贞一

白发今如此,浮生只是过。

心将遗托了,人奈未亡何。

巾栉尘缘薄,纲常世教多。

清风金管字,千古谅难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哭黄处士东皋惟坚

心安随处隐,何必鹿门深。

马瘦囊诗骨,榕清生客阴。

曾携巢谷杖,不见披裘金。

惟有东皋卷,灵魂不了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鸦小岗

鹏鸟何年去,南溟尚此墟。

海腴新拓发,劫远旧灰嘘。

水润性从下,坤容德本虚。

不须山上泽,已悟画前诗。

形式: 五言律诗

宴长清张仲宝陈伯孚来访(其一)

见报长清访,恍疑天降之。

已看张仲宝,又见陈伯孚。

十载人间遇,千山梦里途。

清风今夜月,人意亦知乎。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