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经分水

卧闻水禽声,推窗看分水。

低岸杂茭蒲,吴淞宛相似。

波澄绿漪漪,流急清驶驶。

荇舞翠带长,鸥翻白雪比。

垂杨迁娇莺,柔莎露游鲤。

分明一镜开,身在镜光里。

停桡缓缓行,神爽情亦喜。

我苦思归人,乡闾将近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经过分水时所见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边的自然风光和生动的生物活动。

首句“卧闻水禽声”,诗人躺在床上就能听到水禽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推窗看分水”则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分水处的景色。

接下来的几句,“低岸杂茭蒲,吴淞宛相似”,描绘了岸边低矮的河岸上生长着茭草和蒲苇,与远处的吴淞江景色相仿佛,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自然美。

“波澄绿漪漪,流急清驶驶”两句,通过“澄”、“绿”、“漪漪”、“急”、“清”、“驶驶”等词,生动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与水流的湍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水的动态美。

“荇舞翠带长,鸥翻白雪比”中,“荇”指水生植物,其随风摇曳如同翠色的带子;“鸥”则是水鸟,它们在空中翻飞,与雪白的羽毛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垂杨迁娇莺,柔莎露游鲤”则将视线转向岸边,垂柳下有娇莺啼鸣,柔软的莎草上有游动的鲤鱼,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

“分明一镜开,身在镜光里”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置于这如镜般的美景之中,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停桡缓缓行,神爽情亦喜”写出了诗人驻足欣赏美景时的悠然自得,以及内心因美景而感到的愉悦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分水处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

陈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官庶吉士、给事中、南京左副都御史。博学工诗,尝与杜琼、陈颀等合纂府志,有《成斋集》

  • 号:诚斋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40—1506

相关古诗词

应制劝农

四民皆天职,嗟农独苦辛。

所以古哲王,巡省及兹辰。

箫鼓吹豳颂,训迪良谆谆。

东郊土脉动,好鸟鸣芳春。

桑园拂其羽,催耕一何频。

乘时播嘉种,原隰交畇畇。

念兹民所天,珠玉安足珍。

一日苟不作,饥寒将立臻。

勿惜沾体劳,但忧年岁屯。

沾体劳尚可,岁屯伤我民。

忆昔先皇时,端居轸郊闉。

载歌悯农咏,丕扬列祖仁。

禁苑藉千亩,雨旸雩百神。

玉食岂不足,贵令四海均。

九重尚结念,况尔谋其身。

古人有良言,岁计在于寅。

岂伊公家赋,父子亦以亲。

春风正发育,万物皆鲜新。

勉矣东作力,伫看西成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七月望夜省中对月分韵

团团月轮高,浩浩天宇阔。

万里无片云,碧色净如泼。

开樽临前除,庭院颇轩豁。

况复得佳友,发兴不可遏。

零露生微寒,惨澹满衣葛。

留连肴核尽,盘礴巾帽脱。

庾楼足谈赏,谢赋深批抹。

清光世所共,胜事吾人夺。

醉来吸沆瀣,可润㗋吻渴。

夜久闻秋声,长风起天末。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五月十一日晚坐纳凉漫书

小楼阛阓中,炎日如火炽。

偶兹西窗雨,开襟涤烦思。

晚色兼新凉,随风一时至。

须臾雨脚收,眼界益清媚。

九陌尘尽消,城阙郁苍翠。

玉河蒲苇森,琼岛烟霞䆳。

坐久渐昏黑,片月忽照地。

呼儿具杯酒,涓滴辄已醉。

幽景方自适,外物皆可弃。

却笑南华仙,犹为漆园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烹茶桐江舟中

寒碧净澈底,洒然怡我心。

乘船临中流,操瓢汲其深。

野火爇筠桂,芳茗烹璚琳。

俄顷发蟹眼,拍拍光耀金。

一酌洗烦虑,再酌开云襟。

但觉俛仰间,罗列万象森。

舒啸排寒飙,放歌激商音。

四山正寂寂,明月生东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