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院同张之纯赋二首(其一)

柳色侵寻映短篱,竹梢零乱挂残晖。

山禽自识忘机客,飞下庭柯更不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竹林院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首句“柳色侵寻映短篱”,描绘了春日里柳树轻拂,绿意盎然,透过矮矮的篱笆,映入眼帘的景象。柳色的柔和与篱笆的简朴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次句“竹梢零乱挂残晖”,则将视线转向竹林。夕阳的余晖洒在竹梢上,使得原本挺拔的竹子显得有些零乱,但这份“零乱”却别有一番风味,仿佛是大自然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真实感。

第三句“山禽自识忘机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忘机客”。这里的“忘机”意味着诗人的心境平和,没有世俗的纷扰,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山中的鸟儿似乎也识得这位心无旁骛的访客,特意飞至庭院的树枝上,不再离去,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默契与亲近。

最后一句“飞下庭柯更不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的关系。鸟儿不仅停留在枝头,甚至不再飞翔,似乎是在享受与诗人的相伴时光。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深度交融,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竹林院中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5)

麻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林院同张之纯赋二首(其二)

稍稍林间布谷声,村南村北水云平。

偶来竹寺看山坐,閒听清溪绕舍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其一)

砥柱中流折,藏舟半夜移。

世贤高允相,人叹叔孙仪。

未拜荆州面,尝蒙国士知。

无阶陪引绋,万里望灵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其二)

文献群公表,东丹八叶传。

圭璋贻嗣德,兰藻霭遗编。

禁籍虚青琐,神游定玉泉。

太常千字诔,谁有笔如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密国公挽词二首(其一)

郁郁佳城闭,翩翩铭旐开。

风悲信陵墓,雨入孝王台。

万古伤渠坏,千年望鹤来。

平明国门外,箫鼓不胜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