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道中偶成》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乡间小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望望西陵近”,展现出诗人对远处西陵的眺望,可能暗示着对历史遗迹的向往或怀念。接着,“松阴石径分”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石径在松树的阴凉下延伸,显示出道路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倚阑听涧水”写诗人停下脚步,倚靠栏杆,聆听潺潺涧水声,流露出对山水之乐的沉醉。接下来,“下马读碑文”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历史的兴趣,或许是在碑刻上寻找故事和文化痕迹。
“寝树舍秋吹”描绘的是秋风轻轻吹过陵寝树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寂寥的氛围。而“桥山出暮云”则以傍晚时分的云雾缭绕桥山,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神秘感。
最后两句“野人怀帝力,歌颂道中闻”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野人”,即乡村居民,心中仍怀揣着对帝王功德的敬仰,他们在道路上的歌颂之声,体现了民间对历史人物的朴素情感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深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