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甄见和复用韵

坎止流行亦漫然,斯文未丧本关天。

冥鸿云外知谁报,怨鹤山中不得眠。

连榻故人非楚越,杖藜幽约在林泉。

盛词终日供吟讽,骨换元知久学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仲甄见和复用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

“坎止流行亦漫然,斯文未丧本关天。”这里的“坎”指的是《易经》中的坎卦,意味着水的流动和生命力的旺盛。诗人通过“流行”的比喻,表达了文学创作如同江河之水,源远流长,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斯文未丧本关天”一句中,“斯文”指的是诗人的文学作品,而“本关天”则是心中的那片净土,即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纯洁、高尚情操的坚守。

“冥鸿云外知谁报,怨鹤山中不得眠。”这里的“冥鸿”指的是远古时期的信使,而“云外知谁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久远、传递信息困难的感慨。接下来的“怨鹤山中不得眠”,诗人借用了鹤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山中独处时的孤寂与不平之感。

“连榻故人非楚越,杖藜幽约在林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的画面。“连榻”意味着长时间地休息或居住,“故人非楚越”则表明了与过去不同的地方和环境。而“杖藜幽约在林泉”,则是对隐居生活中简单、宁静状态的描绘。

“盛词终日供吟讽,骨换元知久学仙。”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以及对于修仙之道的追求。“盛词”指的是丰富的文辞,而“终日供吟讽”则是对文学生活的专注和投入。最后,“骨换元知久学仙”一句,通过“骨换”形容时间的长远,以及对“元知”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与精神超越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文学创作的热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李流谦将个人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展现了一幅超凡脱俗的诗意画卷。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其一)

稽首头陀问八还,扬眉应已破玄关。

苦无骨相侯千户,薄有生涯屋数间。

笑读道书蒙绛帕,喜浇茗碗酌青山。

从公一瓣薰知见,谷雾无心泽豹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其三)

已成倦鸟不知还,碌碌无奇合抱关。

五斗未供鸡鹜饱,一身长占簿书间。

何妨使我留东阁,久自从公仰泰山。

佳句传来浑舍喜,亟将病目洗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其二)

鹭行鸳列几时还,虎豹何曾限九关。

杂沓群公半天上,婆娑老子但尘间。

平戎正倚二三策,招隐休论大小山。

浯水断崖磨欲尽,凭君染笔续彪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再用韵送印老

抖擞孤怀十日谈,不将幽愤托巫咸。

别来断雁虚秋信,梦破惊猿忆晓岩。

脱叶趁风声互答,归鸦赴日影相衔。

临分半偈无多惜,浊骨凭师为点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