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八衰年只缊袍,闭门春日自歌骚。
一尊风雨心空壮,数亩田园兴不高。
黄卷但知贤圣对,白丁谁问子孙劳。
不堪两鬓萧萧雪,犹向人前作桔槔。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立春偶书》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晚年的生活情景。首句“八八衰年只缊袍”,通过数字“八八”暗指老人年纪已高,穿着简朴的缊袍,展现出其生活清贫但不失尊严。次句“闭门春日自歌骚”,老人在春天里闭门不出,独自吟咏屈原等先贤的诗歌,流露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一尊风雨心空壮”,即使面对风雨,老人内心依旧充满豪情壮志,显示出他的坚韧与不屈。然而,“数亩田园兴不高”,他对于自家微薄的田地,并没有太多的兴致,可能暗示他对现实生活的淡漠或对世事的看破。
“黄卷但知贤圣对”,他沉浸在书卷中,只关注贤圣的思想,对世俗的纷扰似乎不太关心。“白丁谁问子孙劳”,这里的“白丁”指的是平民百姓,他并未过多关注子孙的辛劳,可能表明他对后代的期望不高,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传承。
最后两句“不堪两鬓萧萧雪,犹向人前作桔槔”,形象地描绘了老人满头白发如雪,却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像桔槔一样,尽管年迈,仍努力生活,自我激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老者的孤独而坚韧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庆远忻城岭海间,儒衣新授长民官。
哦松不可閒风月,栖棘何愁老凤鸾。
夷獠杂居生自遂,包茅入贡政从宽。
惠连曾忝观风使,留得题诗到日看。
三仕为丞不负人,蜀中赤子恋慈亲。
先茔已许号松柏,宣室犹思问鬼神。
偶过草堂留药物,又趋京国拂衣尘。
承家黄霸能为郡,他日应期昼锦新。
为问徐卿自别离,鸣弦暂佐蜀邦时。
关山迢递疏音况,风雨凄凉屡梦思。
三峡泛舟清夜泊,双松当户绿阴移。
乔迁此日知何处,江上逢梅寄一枝。
西山爽气喜朝看,堆案相仍政自宽。
笔底烟波孤棹晚,堂中风月一琴寒。
定应投版思佳菊,还念垂纶钓碧湍。
野老力供常赋外,不因诗兴岂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