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水无南北,几人相往还。
井深应接海,石显为开山。
佛塔寒流上,渔帆夕照间。
何当脱尘鞅,分石伴僧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离俗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佛法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云水无南北,几人相往还。”这是诗人对于尘世间来去匆匆,终究迷失方向的感慨。云水象征着自由与流动,没有固定的方位,也没有固定的人群,只有少数能够真正领悟其意。
“井深应接海,石显为开山。”井水之深直达大海,石头在这里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可以开辟出一座山。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自然与精神世界相通的境界,是对内心世界的深邃和广阔的一种比喻。
“佛塔寒流上,渔帆夕照间。”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象,佛塔耸立在清冷的溪水之上,而渔人的小船则在晚霞的映照下缓缓前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何当脱尘鞅,分石伴僧閒。”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像那些隐居山林、修行佛法的僧侣一样,将心灵安顿于清净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精神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静的心灵诉求。
不详
有此投閒处,群山绕地图。
声名出朝士,笑语乐樵夫。
招鹤松为主,开泉月作模。
犹嫌居欠僻,来往是征途。
出关非为看桃李,爱识西山深处村。
舟泊野桥分柳色,屐寻閒径破苔痕。
鸠占欲雨唤夫妇,鸡傍残阳聚子孙。
得友不知商议久,归来灯火已黄昏。
大唐诗派远,今复有唐人。
慎吐冰霜句,恐妨天地春。
闭门惟嗜古,养鹤亦甘贫。
未识孤高貌,梅花想逼真。
出邑欣逢友,不知三岭遥。
云深山失树,月上海生潮。
县小官租急,年荒酒户销。
且寻僧舍泊,第一免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