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闻曹侍郎讣唁太博大孝》。诗中描绘了对曹侍郎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
首句“去酌孤山六一泉”,以“孤山”和“六一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暗示曹侍郎生前的高洁品质与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吟邀两衲簉诸贤”一句,通过邀请僧侣与贤士一同吟诗,展现了曹侍郎与文人雅士交往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于文化传承的贡献。
“郎君拾芥登科后,老子惩奸去国前”两句,对比了曹侍郎在仕途上的成就与他对社会不公的坚决斗争。这里,“郎君”与“老子”的称呼,既体现了其年轻时的才华横溢,也突出了其年长后的智慧与勇气,展现出他一生的辉煌与坚守正义的决心。
“鬓自侍郎班里白,官从天子学中联”则进一步描述了曹侍郎的官场生涯与学术成就。鬓发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辛勤工作的痕迹,而“官从天子学中联”则表明他不仅在朝廷中担任要职,还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体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最后,“半轮不死峨眉月,还乡沧浪阔处圆”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曹侍郎离世的惋惜之情。峨眉月虽半,却永存于心,象征着曹侍郎的精神将永远照亮人们的心灵;而“还乡沧浪阔处圆”,则寄托了对曹侍郎归乡后,在宁静的环境中得以圆满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其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有对其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曹侍郎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