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希周(其四)

添承抽铅吾自有,作灶起炉何所求。

我爱延平深晦养,好将真诀契前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送沈希周(其四)》中的一节,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添承抽铅吾自有”,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修行和道术的自信与自足。在古代,铅和汞是炼丹术中常用的元素,象征着转化和升华的过程。诗人在这里说“吾自有”,表明他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内在的转化之道,不需要外求。

“作灶起炉何所求”,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炼丹术的反思。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建造炉灶来象征修炼的过程,但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何所求?”似乎在质疑这种外在形式化的修炼方式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能触及到内在的精神层面。

“我爱延平深晦养”,这里的“延平”可能指的是延平之洞,是一个著名的道教修炼地。诗人表达出对深邃内养的热爱,强调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仪式或物质手段。

“好将真诀契前脩”,最后,诗人希望将自己的真实修炼秘诀与前人相契合,即与那些在道学上有所成就的前辈相连接,共同探索和实践道家的真理。这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超越,意味着诗人不仅在学习前人的智慧,更在寻求个人的突破和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探索的重视。通过诗中的对话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点和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望

芦渚荃汀闻罢钟,披衣凝望谩推篷。

赤日已射珊瑚树,明星尚照芙蓉峰。

帆影飒飒趁潮渡,众声活活抛鱼翁。

此时独立长秋兴,况复雁凫生野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有闻

汉达官军总制明,健儿十万下沧溟。

旌旂络绎蛟螭伏,鼓角喧腾海若惊。

瘴穴昏藤迂日月,木魈岩魅费经营。

未闻黎母开平宴,慷慨越山吟老生。

形式: 七言律诗

赠百有二岁翁蕳术斋

世上难逢百岁人,越城今喜两相亲。

六朝往事资闻见,太古淳风羡海滨。

大鉴逃禅终示寂,安期采药亦非真。

何如鹤发苍松老,满长儿孙盛世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伦穗石

梅花独荐嘉平酒,贺客群登顺孝堂。

子固文章孚众望,窦家兄弟共联芳。

春风满座人如醉,煦日单衣岁协祥。

笑我爱贤心未已,预为邦国一称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