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感(其五)

岁暮气阴森,严风萎百草。

长空死白日,黄尘飞浩浩。

苦见挑负徒,悠悠涉长道。

短褐不蔽肤,形容更枯槁。

饥来不得食,妻孥岂复保。

会见老与弱,身填沟壑早。

嗟予数年来,命蹇身潦倒。

产业渐凋零,田园苦旱潦。

博施力未能,痌瘝空在抱。

惭颜对里闾,中心惄如捣。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天地间弥漫着阴森之气,凛冽的寒风摧残着万物,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黄尘漫天,景象萧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凄凉景象,映射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诗中提到挑负者在漫长道路上劳作,衣衫单薄,身体日渐消瘦,饥饿难耐,连妻儿都难以顾及。这种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底层民众生活困顿的现实。诗人还预见到在这种环境下,老人和儿童将因无法抵御严冬而过早离世,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

接着,诗人自述近年来遭遇命运多舛,家业逐渐衰败,农田因干旱而歉收。尽管他心怀悲悯,想要尽力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但能力有限,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愧疚。最后,诗人面对乡邻,感到羞愧难当,心中痛苦不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错成

错已错成可奈何,黄金虚掷任媕娿。

悔将肘腋飧狼腹,忍见门庭置雀罗。

卅载交人知己少,半生累我爱根多。

古今二者同堪叹,太息鱼门与老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频年曲,答萧荐阶茂才见赠之作

频年不见萧子云,今朝得挹芝兰芬。

握谈入座未数语,意味如饮香醪醇。

西窗剪烛认反覆,讶非昔时旧面目。

问君缘何太瘦生,道是频年困场屋。

有命休同平子愁,失时宁作刘蕡哭。

羡子藉藉名,羡子便便腹。

似此英才久不售,我欲更向成都为君一问卜。

如谓文无灵,韩潮、苏海岂非两文星。

千年万载常如在,文章竟是驰风霆。

庐陵先生留青盼,能以文章别真赝。

暗里朱衣不点头,高名依旧罗昭谏。

毕竟老辈能怜才,不因弃甲笑于思。

客榻预因徐孺下,幕寮独为郗超开。

由来爱士同爱将,黄金怎比读书台。

春风桃李开芳宴,棨戟遥临森锁浣。

花香驿路酒频斟,醉来两眼直岩电。

虽说为人作嫁衣,所取无讹尽黄绢。

一枝玉尺代量才,权衡已操八闽遍。

聊此扬雄作解嘲,得士千人多邦彦。

不到九转功,那识金丹鍊。

不步云梯难,怎达凌霄殿。

岂无登科年少人,自谓一第能荣身。

我知天欲为君留后福,故使蹭蹬相折服。

历尽错节与盘根,大器晚成防其速。

愿君勿牢骚,愿君勿退缩。

从此加精进,中原旋得鹿。

吁嗟乎,梁灏、唐皋下第时,落魄归来还苦读。

旋闻杏苑传胪声,千古美谈镌帛竹。

况君正值强壮年,气宇飘飘渺列仙。

采我刍荛休自馁,管教稳步瀛州最上巅。

形式: 古风

小憩龟崙岭观音庵题壁

拾级上层巅,尘襟一洒然。

篁幽阴夹道,树老干参天。

汲水僧烹茗,焚香客问禅。

我来欣晚眺,暮霭袅炊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内湖庄偶成(其一)

郊原春暖草勾萌,叱犊声高遍耦耕。

烟景不分三月暮,子规啼歇乱蛙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