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百花洲效岑参

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

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

沈沈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

红帘火影照中流,还闻吹箫楼上头。

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拂吴钩,赋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泊百花洲效岑参》描绘了一幅春天夜晚泊船百花洲的景象。首句“长濠春来水如油”生动地展现了春水盈溢的柔美,如同油般光滑。诗人借吴王百花洲的历史典故,暗示了时光流转,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如今只剩“水流花谢三千秋”的感慨。

“古人行乐今人愁”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人无忧无虑的生活与现代人心事重重的反思。接下来的“沈沈细雨停孤舟”描绘了雨后宁静的夜晚,孤舟独泊,更显寂寥。岸上的灯火“灯满楼”,与江面的“红帘火影”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温暖与冷清交织的意境。

最后,“还闻吹箫楼上头”以悠扬的箫声收尾,勾勒出一种空灵而哀婉的氛围。诗人以“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表达漂泊异乡的孤独和梦境的断续,而“拂吴钩,赋远游”则透露出对远方未知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花洲的景色,融入了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哀愁交织的心境。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和张光弼歌风台韵

大风起兮云飞扬,游子归来寻故乡。

乡中父老认天子,会酒击筑歌慨慷。

载歌载舞未为央,留之十日未为长。

畅然草木尚有感,满眼故旧情何当。

丈夫志已酬咸阳,壮心何用泣数行。

四海一家何论沛,猛德何法守四方。

千秋万岁邈在后,魂兮不归天地荒。

高台已夷烟草黄,樵童牧竖谈汉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沧浪亭故址为僧所居

一池风月十亭多,费价其如四万何。

今日沧浪休问主,百年兴废本同波。

煎茶又勺吴僧钵,濯足空传孺子歌。

只在城南自清彻,车尘马足有谁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郑公钓台

忠宣义死堂堂节,死到师山义亦明。

家国两人均患难,干戈满地正纵横。

聊因心画通相感,未必渔竿果可旌。

何处江湖无此碣,几人标榜有高名。

龙跳旧刻还堪拓,燕贺新亭又喜成。

岳势不迷人仰德,石痕固在字含贞。

萧萧风雨鬼神泣,汹汹波涛鱼鳖惊。

一个聘君孤搆耳,乾坤今许作双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清风岭

干戈国之祸,使妾骨肉残。

翁姑与夫男,狼虎并一餐。

妾恨不同死,有身何用完。

有身色所累,有色辱之端。

固知一死万事毕,死虽容易就死难。

长军痴儿徒好色,不知妾命死自?。

言挑兵胁不足动,俘妇杂守严如犴。

清风岭白日寒陡,崖深江妾命所安。

齧指出血写石壁,字字入石深若刊。

五十六字码碯瘢,丹丘怨血泪汎澜。

千古万古愿不漫,诗成一投死万仞。

凡笯无计留青鸾,区区眇妇人,烈烈男子肝。

纲常一妇强千男,偷生忍死皆达官。

偷生忍死皆达官,血诗仰面不敢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