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广州

游子光阴短更赊,踏青何事在天涯。

追寻少日原孤露,忽漫经春又落花。

客里看人归上冢,醉中垂醒梦还家。

断魂正是江南路,日暮寒烟拂柳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游子的时间总是短暂且漫长,为何要在遥远的地方踏青呢?
回忆起年轻时的孤独与清冷,忽然又到了春天,花儿凋零。
他客居他乡,看着别人回家祭扫,醉酒后半醒,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
心神凄迷,正走在江南的路上,傍晚时分,寒烟笼罩着斜照的柳树。

注释

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
赊:长久、漫长。
踏青:春天出游赏景。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追寻:回忆。
孤露:孤独无依。
经春:度过春天。
落花:凋谢的花朵。
客里:客居他乡。
归上冢:回家祭扫祖先。
垂醒:半睡半醒。
梦还家:梦中回到家乡。
断魂:心情悲痛。
江南路:江南的道路。
日暮:傍晚。
寒烟:寒冷的雾气。
拂柳斜:轻拂着柳树,夕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清明忆广州》。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和游子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开篇“游子光阴短更赊,踏青何事在天涯。”两句,描绘出游子在外漂泊,对光阴易逝的无奈和内心深处对远方故土的向往。这里的“光阴”指的是时光,而“短更赊”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得太快;“踏青何事在天涯”中,“踏青”是行走于青草之上的生动描写,透露出游子的孤独与寂寞。

接着,“追寻少日原孤露,忽漫经春又落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伤。这里“追寻”表现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而“忽漫经春又落花”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反映出生命中不断重复但无法挽留的变化。

“客里看人归上冢,醉中垂醒梦还家。”两句,则是诗人在异乡看到他人归葬故土的情景,而自己却只能在醉酒中暂时忘却对家的思念,醒来后又回到对家的无尽思绪。这部分通过“客里看人归上冢”表达了游子之悲,同时“醉中垂醒梦还家”则展现出诗人心中的不舍与渴望。

最后,“断魂正是江南路,日暮寒烟拂柳斜。”写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这里“断魂”形象地表达了灵魂的撕裂,而“江南路”则代表着诗人的家乡;“日暮寒烟拂柳斞”则是对夕阳下的景色描写,通过“寒烟拂柳”的意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落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传递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体验,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归,甫抵家门,次儿绶华遽殇。吟咏概绝,两月有馀。小暑日,独坐海幢寺后园,得句

鹤鸣失和只增伤,往复吟成鬓渐霜。

历览死生元可了,岂知人世未能忘。

荒畦野竹新添笋,落日僧寮已爇香。

平日寻常经眼事,今朝惟有断人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海舟夕眺

万里波平风乍吹,茫茫相对若为移。

孤樯燕落知山近,沧海尘生惜月迟。

被酒不眠犹作梦,出门无语独题诗。

老怀亦有云鬟感,解忆长安异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邻歌

不分弹槽逻逤檀,此时都作定中观。

流云滞汉还倾听,片月沉江已向残。

息影且为明日计,无眠方觉早秋寒。

江湖正自伤摇落,纵有邻歌讵解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独夜

万态今归静里看,悠然天地日相盘。

世长不与形先腐,泪浅无如酒亦残。

往事梦随流水去,幽花香閟曲房宽。

张衡自有思玄赋,只是悲忧欲塞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