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府学遂谒文翁堂

绿荻负幽隐,高槐泛轻凉。

各誇一时好,披风互低昂。

讵知五月中,微阴忽催黄。

我行鲁侯宫,独谒文翁堂。

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忘。

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旁。

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长。

靡颓能几时,萧条翳墟荒。

富贵岂不好,千载同一场。

三叹过泮宫,抚已涕自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访问文翁堂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绿荻负幽隐,高槐泛轻凉”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凉的画面,绿荻在幽静中生长,高大的槐树散发出轻柔的凉意。接着,“各夸一时好,披风互低昂”则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绿荻与高槐各自展示其独特的美丽,随风轻轻摇曳。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上,而是巧妙地引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讵知五月中,微阴忽催黄”,五月中旬,原本生机勃勃的景象却因微阴而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秋意,暗喻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我行鲁侯宫,独谒文翁堂”点明了地点和目的,作者独自前往鲁侯宫,拜谒文翁堂,表达了对文翁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文翁虽已逝去,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永存于后人心中,“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忘”。

最后,“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旁”赞扬了文翁对蜀地文化的影响,如同日月之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诗人感叹世事易变,唯有真正的文化价值能够长久流传,“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长”。他忧虑于文化的衰败,“靡颓能几时,萧条翳墟荒”,并反思富贵与文化价值的关系,“富贵岂不好,千载同一场”。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文化价值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37)

喻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晓坐四天王院

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

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

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

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

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

当时亦姱嫭,作者良已罢。

快意取一好,于身亮何私。

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

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

形式: 古风

登正法宫塔

疏雨洗空阔,高标插青冥。

携筇一来登,长啸谢所撄。

清香翔远江,丹气舒翠岷。

雪岭浮夏白,澥云亦远青。

孤花袅危芳,初篁罗新荣。

手容五十里,飒沓为我陈。

陵坻漭变迁,物状几屈信。

念往思自远,感来意弥臻。

伤哉千里心,嗟尔百代人。

胡为轸其德,戚戚劳所营。

吾请以此辞,归来岩下耕。

形式: 古风

游西台院暑雪轩观石镜

城中苦伊郁,兹轩独高鶱。

连甍动参差,错畦横阡眠。

雪峤正孤峙,若与我周旋。

远翠浮荡瀁,轻鸥下联轩。

密竹罥幽径,新蒲澹清涟。

初游惬馀怀,既久幽念攒。

慨彼泉下人,灼灼夸令颜。

忽然坠榛莽,窈窕不可援。

一镜空复情,况乃块石顽。

哀哉彼愚子,婉娈情所牵。

差胜茂陵公,更訹方士言。

形式: 古风

游严真观支机石而壁有记古鼎丹茅事

古木共幽意,长廊亦晏如。

于焉咏逍遥,且复散衣裾。

尘虑飒已空,道心颇闳舒。

不知度世人,去此岁几徂。

云何有丹砂,尚尔留庭隅。

支机亦悠哉,谁复订有无。

我知此公意,慨彼元鼎初。

继之五凤问,斯民毙刀锯。

聊欲谢世网,欻以道自娱。

抱独理自会,旷怀遗所拘。

初匪逃世人,而世自我疏。

含默念斯人,起我忧患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