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南公的《秋色》。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秋色今又动,凄然悟衰残”点明了季节的更替,引发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生命衰败的感慨。接下来,“筠床读书轩,一卧八九叹”描述了诗人在书房中静思的情景,通过“八九叹”表达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忧虑。
“少壮非所惜,尘劳苦间关”则反映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艰辛的无奈。接着,“端为智虑倾,得此悄悄颜”表达了在智慧与忧虑之间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筋骨众疾劫,肺肝百忧攒”进一步描绘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
“还当节律迁,刺促惊痟酸”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生命的脆弱性。“夜眠却明烛,晓脾拒坚餐”表现了诗人夜晚难以入眠,清晨食欲不振的状态。“从文未终篇,腰脊益痹顽”则说明了诗人在思考与创作中的疲惫与困扰。
“太息造物宰,劳余岂其偏”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质疑。“宁分无穷悲,直窘有限年”流露出对无限悲伤与有限生命的矛盾感受。“想彼向荣木,萧森望云端”通过对比生机勃勃的树木与遥不可及的云端,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虽无瘿蠹亏,久竟归朽乾”揭示了即使生命力旺盛,最终也难逃衰败的命运。
“万化有尽极,一身何足安”强调了世间万物皆有终结,个人的生命亦是如此,无法得到永恒的安宁。“方当委顺之,不必专愦烦”鼓励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不必过分忧虑。“起坐仰星斗,环行绕檐栏”展现了诗人漫步于夜空下的宁静与自由。“西风穿我怀,肃若临矛干”以西风的凛冽比喻内心的孤独与冷峻。“世故属无谓,悠悠谅何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感慨。“唯应就枕时,旷荡如山樊”则以就寝时的宁静与山林的广阔象征内心的解脱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时间、生命、命运的哲学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