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别业

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径中峰见所归。

不信扁舟回在晚,宿云先已到柴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夕阳映照下的千山之江上,我独自沿着山路走向山腰,寻找归宿。
我不相信傍晚时分小船会返回,因为夜幕降临前,宿云已经飘向我家的柴扉。

注释

千山:众多的山峦。
斜晖:落日余晖。
一径:一条小路。
中峰:山腰。
所归:归宿之地。
扁舟:小船。
回:返回。
晚:傍晚。
宿云:夜晚来临前的云彩。
柴扉:简陋的木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归途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归属的向往。

"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色。山峦重叠,江水蜿蜒,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网幕笼罩在群峰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一径中峰见所归"则是诗人将目光投向更为深远的地方,通过“一径”(即一条小路)引领读者进入山中的幽深之处。这里的“中峰”,既可以理解为山中的某一个高峰,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所追求的精神寄托。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以及对于心灵家园的向往。

"不信扁舟回在晚,宿云先已到柴扉"两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安排,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急迫心情。“扁舟”是一种平底的小船,常用来比喻简单或不稳定的交通工具。诗人说“不信”扁舟能够在晚上安全返回,反映出一种对归途的担忧和不安。而“宿云先已到柴扉”,则是说云朵已经先行到达了家中的柴门(古代用来比喻家的门)。这里的“宿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心的交融,暗示着诗人的思念早已超越空间的限制,先一步抵达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归属和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80)

欧阳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秦岭

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

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梨岭

南北风烟即异方,连峰危栈倚苍苍。

哀猿咽水偏高处,谁不沾衣望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第五司户侍御

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

骢马不骑人不识,冷然三尺别生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山南严兵马使

为雁为鸿弟与兄,如雕如鹗杰连英。

天旋地转烟云黑,共鼓长风六合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