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诗.望秦人峰

此地去秦中,赢粮每三月。

秦人不厌远,期以一死脱。

何言幸可数,久竟各存活。

得非潜逃心,世爱多洗割。

迥然深林岭,云气长不灭。

避俗可成仙,斯言盖疏阔。

余来翠峰地,把酒望深樾。

不见云霞身,山禽但惊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麻姑山及秦人峰的向往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此地去秦中,赢粮每三月”描述了前往麻姑山的艰难旅程,需要携带足够的粮食,耗时三个月。这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生活的渴望。

接着,“秦人不厌远,期以一死脱”表达了诗人对秦人(可能指山中隐士)的敬仰,认为他们愿意忍受孤独与艰苦,以求解脱世俗的束缚。这里蕴含着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何言幸可数,久竟各存活”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命运的思考,即使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与等待,最终还是各自找到了生存的方式,或许意味着在自然与内心的平衡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得非潜逃心,世爱多洗割”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逃避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这里的“洗割”可能象征着对世俗欲望的剥离与净化。

“迥然深林岭,云气长不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深林中的山岭与缭绕的云气,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于心灵的抚慰作用。

“避俗可成仙,斯言盖疏阔”则提出了一个关于避世与成仙的哲学思考,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实际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余来翠峰地,把酒望深樾”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麻姑山,举杯向深邃的树林致敬的情景,预示着他将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不见云霞身,山禽但惊聒”则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描述了未能直接体验到云霞之美,只能听到山中鸟鸣的场景,但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麻姑山诗.三门桥望五星峰

弄水石桥西,退荫百尺松。

看山同羽人,初问五星峰。

为我袖手指,当前秀蒙笼。

平排五青尖,似拱寥阳宫。

自外虽峛崺,其高莫能同。

固知天下名,有以形类通。

不然天精纬,讵或聚此中。

他山冈阜名,顿拔亦俊雄。

民耕牛羊践,称谓谁与宗。

维此古洞府,群仙屡从容。

烟霞庇草木,题号更峻崇。

融结俱土石,灵凡异遭蒙。

想当有初物,岂自知所从。

嗟嗟蓬荜士,何用羡帝公。

形式: 古风

麻姑山诗.问玳瑁石所出

陂陀土中石,含彩若龟贝。

伊谁攻取之,传玩诧奇怪。

山家厌搜凿,养草事蔽盖。

閒名偶流闻,尚自困酬对。

咨嗟人间世,岂直文为害。

大有可用姿,难能免侵败。

他山石不美,粗杂等顽块。

奈何亦争求,烂漫入磨扢。

情知既有物,顺以除恶爱。

不然悠悠生,孰在形器外。

形式: 古风

麻姑山诗.观虎跑泉

名山一境镇,水土本深厚。

谁令虎来跑,应爪泉飞透。

吾知变化物,持气异群畜。

惭愧刚猛身,堂堂负文绣。

仙乡既游历,不忍无所就。

怒掌发灵踪,山祇助喷溜。

乾坤任陈故,称号长芬富。

叹息泯泯人,平生不如兽。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麻姑山诗.入丹霞洞

霞光满西山,古洞在其下。

石老只嵌空,泉寒亦飞泻。

有居容冠褐,无路纵车马。

游人务周遍,强往不敢舍。

森森南荣树,飘叶扑香灺。

过尽去来人,谁为爱閒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