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柳垂垂拂晓空,愁心多半与天风。
羲皇以上何曾没,总在先生梦寐中。
此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题江丈小影》。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高大的柳树轻轻摇曳于晨空中,其枝条似乎与天风相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以“愁心”二字直接点明了内心的情感状态,仿佛这愁绪与天风一同飘荡,难以消散。
接下来,“羲皇以上何曾没”一句,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羲皇时代,即远古时期,以此来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人看来,即便是在最古老的时代,那些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也未曾消失,它们一直存在于自己的梦境之中,成为心灵深处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世事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黄花一丈似君长,十月炎天未著霜。
彭泽篱边那有此,掇英频泛酒杯香。
湘湖空忆紫莼时,一笑江山似奕棋。
种秫未收频解组,流溪父老至今思。
此日佳人宜换马,而君偏惹丽华来。
燕裙赵带从军乐,不念闺中长绿苔。
髯美偏宜红袖拂,身轻要共紫骝驰。
早随公主持犀杖,莫使将军恋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