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杨伯虎见访翌日有诗来因走笔次韵

领取无多话,频年顿不疏。

幽寻尘土外,高韵笑谈馀。

既悟蕉中鹿,宁求木上鱼。

论诗能避暑,此意复谁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通过对前一天杨伯虎拜访时的情景进行回味和描绘。开篇“领取无多话,频年顿不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情虽短,但彼此之间的话题却很多,时间虽然短暂但交流并不隔阂。这两句也设置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基调。

接着,“幽寻尘土外,高韵笑谈馀”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他们或许在一个幽静的地方寻找超脱世俗的乐趣,共同分享着高雅的笑语和闲谈。这里“幽寻”两字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而“高韵笑谈馀”则传达了一种高品位、高层次的交流。

诗人随后写道:“既悟蕉中鹿,宁求木上鱼。”这两句引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意象,比喻自己已经领悟到一些超凡脱俗的真理,不再追求世间的浮华和功名。这里的“蕉中鹿”和“木上鱼”都是比喻超然物外、难以企及的东西,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论诗能避暑,此意复谁如。”这两句则是说通过谈论诗歌,可以使人忘记炎热的夏日,这种心旨也许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理解。在这里,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超越现实苦闷的心灵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拜访的回忆和对诗歌价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高洁情操的珍视。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曾无逸饷风澜十团扇报以七言

君才霁月破阴分,因物还将比似君。

水上风云真解悟,目前意到便成文。

轻涛浡突羊头起,急溜爬髿虎爪分。

枕重南丰横别派,洗空浮浊几人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游九锁山(其一)

九锁非凡境,烟云路不分。

山寒长带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林鹤,晨炊摘野芹。

黄冠皆好事,添注石炉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游大中乾元寺

突兀前朝寺,维舟又一来。

殿空金像暗,径断石幢摧。

物相依成坏,尘缘漫乐哀。

僧残无悟语,犹幸结宗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石湖

几年飞梦越来城,试扣柴荆恰快晴。

松菊正愁閒客意,烟波真似主人情。

黑头据要方行志,绿野当年浪得名。

我亦邻乡植桑柘,访公非为忆莼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