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斋对孤客,寂寞似僧家。
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
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
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寒冷冬夜独处书斋的情景。他面对着孤寂的环境,心境如同僧侣般清静。室内炉火微弱,只能偶尔烧些叶子取暖,灯光昏暗,连烛花都难以点燃。夜晚漫长,诗人思绪渐增,不禁怀念起过去的岁月。疲倦之余,他推开窗户,却发现窗外梅树下的月光尚未西斜,更显夜的漫长和寂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矮屋编茅槿缚篱,诗人住处恰相宜。
万间突兀梦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
窗下无灯童睡早,林间有月鹤归迟。
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东西任所之。
汗青书墨沁肌凉,李卫曾携近竹床。
眼孔盈盈看熟客,泪痕点点泣秋房。
湘纹冷淡宜湘簟,玉体玲珑称玉郎。
秦虢流封无梦到,傍人空以睡为乡。
庵连兜率寺,三径竹边开。
林密暑不到,窗虚月自来。
暮山啼鸟静,云树啸猿哀。
拂拭残碑字,年深半绿苔。
浮生偷得片时閒,古寺寻僧借景看。
楼阁倚云山气湿,辘轳捲水涧声寒。
地埋吴剑痕犹在,碑刻唐诗字未漫。
寄榻禅房不知晓,起来松日已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