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白面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诗人蒋之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联“白面峰峦碧玉堆,故人卜筑在岩隈”,以“白面峰峦”比喻山色如碧玉堆砌,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的美丽。接着,“故人卜筑在岩隈”则点出了山中有人居住,暗示这里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颔联“难寻荀鹤旧游宅,尚有昭明古钓台”,转而写到历史人物与遗迹。荀鹤是古代文人,此处借指过往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昭明”则是南朝文学家萧统的谥号,这里的“古钓台”可能是指与文学或历史有关的遗址,暗示着这里曾经是文化汇聚之地。
颈联“满槛名花红胜锦,一溪流水绿如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满山的名花鲜艳夺目,如同织锦一般绚烂;溪水清澈,绿意盎然,仿佛覆盖了一层苔藓,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尾联“七闽千里倦游客,两眼眵昏向此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客的同情与自己心灵的释放。在经历了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后,来到这山中,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两眼的疲劳也因眼前的美景而暂时忘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文化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文化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心灵的解脱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