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

洞箫声暖。冶游到、回廊小院。

听多少、莺歌燕语,忘却秋来旧怨。

望家山、难卜归期,天涯输与飞雁。

但凤纸传笺,貂裘贳酒,夜走燕支坡畔。

曾记得,年时事,行乐地、月明花满。

春光能几日,蜂狂蝶闹,东风蓦地轻吹散。

故园凝盼。碧沈沈、燕草秦桑,一纸音书断。

杨花去也,愁问江南近远。

形式:

鉴赏

这首《薄倖》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词人李岳瑞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开篇“洞箫声暖”,以温暖的洞箫声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冶游到、回廊小院”,描绘了词人在回廊小院中游玩的情景,通过“听多少、莺歌燕语”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愉悦与暂时的忘却。

“忘却秋来旧怨”一句,转折点明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不快的遗忘,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望家山、难卜归期,天涯输与飞雁”,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期的无从预料,只能将这份思念寄托于远方的飞雁之上。

接下来,“但凤纸传笺,貂裘贳酒,夜走燕支坡畔”几句,通过具体的行动——写信、饮酒、漫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在孤独夜晚中的自我慰藉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曾记得,年时事,行乐地、月明花满”,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那些充满欢笑与浪漫的日子,仿佛在月明花满的夜晚,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遥远。

“春光能几日,蜂狂蝶闹,东风蓦地轻吹散”,春光短暂,如同生命的易逝,蜜蜂与蝴蝶的狂舞,象征着青春的热烈与短暂,东风的轻吹,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最后,“故园凝盼。碧沈沈、燕草秦桑,一纸音书断”,词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碧绿的燕草、秦桑,象征着故乡的景色,而“一纸音书断”则表达了与亲人联系的中断,增加了词人的孤独感和无奈。

“杨花去也,愁问江南近远”,杨花随风飘散,词人愁问江南的距离,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是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圣乐.用草窗体

娇柳青柔,小桃红晕,嫩寒天气。

午梦回、独自凭阑,蝶影泥人,庭院绿阴如水。

寂寞锦衾孤眠久,倚虚幌、凝眸曾倦睇。销魂极。

剩尘掩镜奁,箱封针黹。春来最伤往事。

况梁燕、双栖莺语腻。

对画楼遗挂,人閒天上,音容迢递。

薄命似花愁轻折,更帘外、东风红满地。春残矣。

纵芳醑、应难成醉。

形式:

金缕曲

芳事阑珊极。更何堪、几番风雨,几番摧抑。

似绣园林谁管领,祗恨长幡无力。

但一任、封姨狼藉。

零落国香无人问,剩浮花、浪蕊争春色。

鹃啼苦,落英积。玉箫声里流年掷。

遍天涯、濛濛飞絮,绿愁红恻。

沧海沈沈碧云暮,梦里难忘故国。

问谁侍、东皇案侧。

陶令门前垂垂柳,折腰支、移傍章台植。

阑干外,月华白。

形式:

齐天乐.读韩内翰遗集

滔天汴水茫茫浸,长安故宫离黍。

汾晋鸦军,泉唐铁券,太息英雄何许。金銮漫语。

记足拙安蛇,须危捋虎。

湘楚朱樱,那堪回首上林树。

纥干山上冻雀,愿生生世世,飞向乐处。

忍泪看天,登楼望远,凄绝天家夫妇。断云含雨。

指万里闽中,瘴江南去。一卷香奁,此情谁认取。

形式:

摸鱼儿.饯雁

记年时、月明仙掌,北风吹尔南去。

悤悤几日春回矣,还到旧曾经处。君且住。

君不见、青芜满目迷归路。黯然无语。

尽咄咄书空,一行行字,为问甚情绪。閒凝伫。

似悔随阳计误。惊心矰缴无数。

小园却羡閒莺燕,梦稳画梁芳树。君记取。

休忘却、莓苔菰米湘江渚。今宵送汝。

便一舸江南,春帆万里,相觅旧鸥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