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阳舟次蒋春岩观察绍宗以咏菊诗见赠叠和十首(其七)

边吏争迎绾绶身,乞诗蛮女识官人。

花围虎旅三千士,墨洒龙宾十二神。

案牍虽劳形转逸,旌旄暂假秩应真。

秋华采遍还征实,僚佐谁堪步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在边疆地区的生活与职责,以及对文化活动的参与。首句“边吏争迎绾绶身”,生动地展现了官员在边疆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其中“绾绶”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与权力。接着,“乞诗蛮女识官人”则描绘了地方女性对官员诗歌创作的期待,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花围虎旅三千士,墨洒龙宾十二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士兵比作“虎旅”,以“花围”形容他们如同被鲜花环绕,既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也暗示了边疆的和平景象;“龙宾”则可能指接待的贵宾,以“墨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表现了文化活动的盛况。

“案牍虽劳形转逸,旌旄暂假秩应真”揭示了官员日常工作的辛劳与忙碌,但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文化传承与地方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案牍”代表公务文书,“旌旄”是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这里用以象征官员的权威与职责。通过“假秩应真”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员既有辛劳又有荣誉的双重认识。

最后,“秋华采遍还征实,僚佐谁堪步后尘”总结了诗人的感慨。秋天的花朵象征着丰收与美好,而“征实”则意味着收获与成果。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身及同僚在工作与文化活动中所取得成就的认可,并期待更多的人能够追随他们的脚步,共同为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疆地区官员的职责与生活,还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深刻关怀。

收录诗词(11)

黄本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辰阳舟次蒋春岩观察绍宗以咏菊诗见赠叠和十首(其八)

柴桑原是宰官身,护惜名花胜美人。

洛浦无媒空入梦,巫山有女孰传神。

从来艳质皆成幻,似此孤芳始觉真。

他日篱东重把酒,不辞沉醉卧香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辰阳舟次蒋春岩观察绍宗以咏菊诗见赠叠和十首(其九)

篱边风味酒边身,澹泊襟怀磊落人。

耐冷为传青女信,含羞疑遇紫姑神。

菊天岁月闲中适,槐国功名梦里真。

敝褐不堪重抖擞,尚留京洛旧缁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辰阳舟次蒋春岩观察绍宗以咏菊诗见赠叠和十首(其十)

一枕羲皇稳卧身,饥驱频逐五溪人。

碧萝深处啼山鬼,铜鼓声中赛水神。

对镜始惊须发改,衔杯方觉友朋真。

故园此日花无赖,扫径应添几许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赏花之会春岩观察以巡芳未与,雨峰都督设饮重招,观察命代吟志谢

六月颂为宪,采芑歌其犹。

贤哉石元老,既武文亦修。

脍鲤宴逐友,玱鸾靖邦仇。

须知饮御时,已具师千谋。

非以织文旆,耀彼张仲眸。

非以葱珩芾,威彼蛮荆酋。

受祉本严翼,显允征鞗钩。

我尝读二诗,得柄知其由。

将军镇边檄,吉甫方叔俦。

偶然值春暮,燕喜飞觥筹。

况有姚魏品,堪卜命服修。

央央旂旐色,艳与花同幽。

催以渊阗鼓,有以霆雷讴。

幕用乌章绘,矢从鱼服抽。

藉此表闲佶,要非耽嬉游。

试观五星阵,计日勤春搜。

既安表轩轾,克壮陈貔貅。

安得十斛酒,载以百两辀。

犒饮遍裨卒,肤公奏皇州。

我行愧永久,竟月寻蛮陬。

负此艳阳节,未酌花前瓯。

归来谒帅府,春尽香仍留。

解颐索匡鼎,大白为重浮。

示我诗一卷,云锦何叠稠。

要我歌一曲,请歌小雅周。

鴥彼戾天隼,云路方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