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弄笔偶书示子聿

左右琴樽静不哗,放翁新作老生涯。

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

书为半酣差近古,诗虽苦思未名家。

一窗残日呼愁起,袅袅江城咽暮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左右的琴和酒杯安静无声,陆游的新作是他晚年的生活写照。
在香烟缭绕中细细品读《斜川集》,等待火候亲自烹煮顾渚茶。
读书如同微醉,更接近古代的风雅,虽然诗歌构思辛苦,却还未达到大家的境界。
夕阳下,满窗余晖唤起了愁绪,江城的晚笳声低沉哀婉。

注释

左右:周围。
琴樽:琴和酒杯。
静不哗:安静无声。
放翁:陆游的别号。
生涯:生活。
焚香:点燃香料。
斜川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斜川’,这里代指诗集。
候火:等待火候。
顾渚茶:产自浙江顾渚山的名茶。
书为半酣:读书如微醉般沉浸。
差近古:接近古代的风格。
未名家:还未达到大家的水平。
残日:夕阳。
愁起:引发愁绪。
袅袅:形容声音或烟雾摇曳。
江城:江边的城市。
咽暮笳:傍晚的胡笳声低沉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斋中弄笔偶书示子聿》,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斋室内,享受着阅读与品茗的乐趣,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向往。首句“左右琴樽静不哗”展现了书房的宁静氛围,只有琴声和酒杯轻轻作响。诗人沉浸在翁(指陶渊明)的新作中,过着闲适的晚年生活。

“焚香细读斜川集”写诗人点燃香炉,专注地阅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斜川集),这体现了他对古代文人逸致的追求。接下来,“候火亲烹顾渚茶”则描绘了他亲自煮茶的情景,选用的是顾渚茶,显示了他的雅趣和对品质的讲究。

“书为半酣差近古,诗虽苦思未名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和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半醉时挥毫书写更接近古人风范,虽然诗歌构思辛苦,但还未达到名家的境界,流露出谦逊和对艺术的执着。

最后,“一窗残日呼愁起,袅袅江城咽暮笳”以景结情,夕阳西下,城市的笳声低沉,引发了诗人的愁绪,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陆游的闲适生活态度、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情绪。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斋中闲咏

风号万物作涛声,云截千峰似几平。

多病支离仍老境,暮秋萧瑟更山城。

燕觞久罢尘痕积,庭讼全稀藓晕生。

莫道斋中日无事,焚香扫地又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斋中夜赋

高居终日掩斋扉,幽事常多俗事稀。

露重丛篁时自泻,风高脱叶有先飞。

秋衣渐制闻砧杵,社肉初分谢蕨薇。

却笑老身闲不得,一灯明灭乱书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斋中读书罢有感

少时学问苦匆匆,弦诵光阴转手空。

圣域渊源虽自力,故交零落与谁同。

荒村莫恨身垂老,后世元知论自公。

但掩斋扉凭曲几,忘忧正在寂寥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斋居书事

慵养金丹换鬓须,微霜正要称清癯。

平生风露充蝉腹,到处云山寄鹤躯。

道室焚香勤守白,虚窗点易静研朱。

自知世事难谐偶,不待幽人夜见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