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柏行

太华之柏高十丈,我来避暑坐相向。

骨硬皮坚势矗天,何异杰士老益壮。

依崖逼水郁如轮,一枝斜放惊心魂。

初疑绿凤衔花舞,再怪苍龙挟雨喷。

天之产物各有说,柏也槎丫耐冰雪。

不同桃柳斗先春,爱与松筠敦晚节。

闻尔植自沐黔宁,雅共衣冠际太平。

叶上常呈甘露瑞,枝头曾见彩云生。

半壁河山盟带砺,家家歌舞风前醉。

雨旸时若燥湿宜,草木都沾天子惠。

从经兵燹变风雷,琪树琼葩付劫灰。

婆娑翠色还我恙,惹我灵光鲁殿哀。

昔日孔明庙前有,杜陵野老悲歌久。

今朝何事到山中,逢尔如逢岁寒友。

要知造化岂敢私,栋梁之用须待时。

翻愁材大人偏弃,借问工师知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挺拔的老柏树,诗人以太华山的柏树为对象,赞美其坚韧不屈的品质。诗人通过“骨硬皮坚”、“矗天”等词描绘了柏树的雄姿,将其比作老而益壮的杰出人士,显示出其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精神风貌。

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将柏树比喻为绿凤衔花、苍龙喷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赞赏柏树耐寒耐冰雪的特性,与桃柳争春和松筠共守晚节,寓意其高尚的节操。

诗中提到柏树在黔宁之地种植,见证了太平盛世,叶子上常有甘露祥瑞,枝头可见彩云,象征着皇恩浩荡。然而,柏树也经历了战火和自然灾害,但翠色依旧,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将老柏树与孔明庙前的柏树相提并论,视其为岁寒时节的朋友,感叹造化公正,材大者必有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忧虑,询问工匠是否理解柏树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老柏树的形态美和精神象征,也融入了对历史、人事和造化的深沉思考,具有丰富的意蕴。

收录诗词(12)

吕师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香歌

阳羡才子陈其年,逢我淮南之崇川。

此时天意欲舞雪,狼山五点凝寒烟。

冻柳僵梅浑未放,约上扬州腰无缠。

陈也擎出金银颗,珠圆玉滑纷盘旋。

误疑海上不死药,服之或可求神仙。

那识此是都梁属,薰衣隔月香犹黏。

世庙宠赐顾冢宰,公孙好事今夸传。

试焚一丸消懑闷,幽兰丛桂围当筵。

载焚一丸解烦渴,滋喉溢齿将流涎。

火球半烬篆烟绿,凤凰仿佛翻云端。

洵为天下难得物,玉蕤石叶浪值钱。

忆昔吾祖参庙谋,中安外攘功名优。

纶扉劳瘁十三载,始蒙予告林中投。

复赐黄金营甲第,恩深养老娱春秋。

谁酿西陲炽妖火,未央长乐俄荒丘。

群盗纵横鬼昼哭,青毡旧物鲜遗留。

佣书糊口岂得已,真惭弗克承箕裘。

请将余香一一收,畏闻往事先生休。

我今从此学锄耰,污邪蕃熟满车篝。

衣食之外无他求,呜呼芳草实贻王孙羞。

形式: 古风

听蓼庵处士弹汉宫秋

雪云垂幕风飕飂,天荒地老客倦游。

多君开手抚玉轸,凄清弹出《汉宫秋》。

初如洞庭下木叶,复如滟滪泻寒流。

得无酒徒击别筑,得无嫠妇泣孤舟。

又疑猿啼向空谷,又疑雁叫落高楼。

借问此曲声何悲,令我忽忆国破时。

先帝有琴曰翔凤,玉熙宫里常携随。

时当中秋开夕宴,袁妃敛衽弹《关雎》。

意静指闲人月下,商流羽激声云飞。

星河斜度仙人掌,鸾鹤齐鸣百子池。

玉槃进酒葡萄暖,一挥再鼓天颜怡。

须臾寇盗肆窃发,衣宵食旰筹征伐。

无复重闻《金缕衣》,何曾还对丝桐月。

翔凤无端霹雳鸣,朱弦一一如刀截。

至尊惨澹竟攒眉,宫妾惊惶群吐舌。

事在甲申春之初,传其说者中涓吴。

不道三月十九日,乾翻坤陷龙鼎湖。

峄阳之桐识治乱,八音遏密钟虚换。

金枝玉叶坐彫残,凤尾谁怜应出爨。

吾民从此忆薰风,师旷师襄逐断蓬。

臣本恨人闻苦调,依稀泪带甲申红。

翔凤而今安在哉,手琴囊锁亦休开。

亟须满饮三百杯,将愁遣去无使来。

形式: 古风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其一)

耆旧今谁在,吾宗叔父行。

文教天下读,史故井中藏。

蓑笠辞三聘,琴樽促半床。

非熊空有梦,安稳钓溪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宗先达半隐先生(其二)

天半峨眉雪,从瞻地望高。

寒侵苏武节,光助吕虔刀。

六月冰如玉,千岩松作涛。

结庐尘不到,猿鹤自周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