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初夏八首(其二)

少室山前日日风,望嵩楼下水溶溶。

卷将春色归何处,尽在车前榆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少室山前天天刮风
望嵩楼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注释

少室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一座名山。
日日:每天。
望嵩楼:古代建筑,位于嵩山脚下。
水溶溶:形容水面平静,清澈。
春色:春天的景色。
归何处:消失到哪里去了。
车前榆荚:车前草的果实,这里象征春天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去夏来的感慨。第一句“少室山前日日风”中的“少室山”,在古代是指嵩山的一部分,这里以“日日风”形容春天即将逝去,每天都有和煦的风吹拂着大地,给人以温暖之感。第二句“望嵩楼下水溶溶”则通过对嵩楼下的流水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赞赏和留恋。这两句构建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

第三句“卷将春色归何处”,诗人以问询的口吻,表达了对即逝去的春天颜色的不舍。这里的“卷将”一词,用来形容风吹动花瓣和树叶,将春天的颜色带走,这种描写手法颇具古典诗词中的婉约之美。

最后一句“尽在车前榆荚中”,则是对上一句问题的回答。诗人发现,原来那些被风吹去的春色,其实都留存在了路边的榆树和荚树之下。这不仅仅是景象的描绘,更是对时间流逝与自然轮回的一种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中生命脆弱性的深切感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体现出了宋代词风清婉、含蓄的特点,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晚春初夏八首(其一)

阴阴夏景变馀春,清晓园林未有尘。

日日东风欺弱柳,鹅黄吹尽作青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晚莺二首(其二)

青竹万叶一霜摧,何事流莺去复回。

啼鵊已摧芳草歇,春风安肯为君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晚莺二首(其一)

庭树知秋彫晚枝,春莺一去几时归。

晚来何事枝头见,哑咤数声还复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晨起二首(其二)

中宵爽气入衾裯,檐雨浪浪晓末收。

三伏炎歊扫除尽,待教明月放清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