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

指非烟。蓬莱宫阙有无间。

小玉扶头,太真回面倚朱阑。无端。泪潸然。

愁心宛转忆长安。

当年七夕盟誓,要将钗股比情坚。

春睡惊破,渔阳烽举,翠华从此西迁。

怅梨花映雪,罗绮埋土,空委婵娟。魂返太液池边。

珠露正泫。绿柳间红莲。

依稀似醉,匀脂点镜扫眉弯。

更留连顾影,自舞翩翾。宛若凤翥鸾骞。

暗思旧日,宠极恩深,翻作长恨绵绵。事往成新感。

逢生死别,万绪萦牵。

骆马杨枝去也,又朝云、瘴海送华年。

不须赋拟江郎,笳赓蔡女,今古同悲欢。

渐数行、天际废归雁。怀远道、行旅羁单。

试问伊、独往关山。竟何似、蜕骨向黄泉。

料停骖处,铃声碎雨,共损宵眠。

形式:

鉴赏

这首《戚氏》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失落的爱情与历史变迁的故事。词中通过描绘蓬莱仙境般的幻象,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长安(可能象征着失去的权力中心)的深深眷恋。"当年七夕盟誓"一句,暗示了曾经的爱情誓言,但随着"渔阳烽举"和战争的到来,繁华不再,人物命运发生了剧变。

"翠华西迁"、“梨花映雪”、“罗绮埋土”等意象,渲染了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而"珠露泫"、“绿柳红莲”则寄托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追忆。词人借“凤翥鸾骞”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昔日荣宠的眷恋,以及如今“长恨绵绵”的感慨。

“骆马杨枝”象征着离别与漂泊,“万绪萦牵”揭示了复杂的情感纠葛。结尾处,词人感叹自己如归雁般孤独,对远方的思念与旅途的艰辛交织,最后以“停骖处,铃声碎雨,共损宵眠”收束,表达了深深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来看,《戚氏》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词作,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371)

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柳枝(其一)

春风披拂最长条。曾带愁嚬送六朝。

记得谢公墩畔见,曲眉应是旧来描。

形式:

杨柳枝(其二)

漫天匝地影濛濛。才看西飞又向东。

岂是杨花轻薄性,只缘无柰太狂风。

形式:

杨柳枝(其三)

枉结柔情万万丝。千丝万缕止空垂。

台城不系青骢住,肯向天涯系夕晖。

形式:

杨柳枝(其四)

初染娇黄胜鸭雏。秋来黄叶半焦枯。

人间重奏哀蝉曲,齐女魂归解听无。

形式: